按下d音过后他并未着急松开,而是在左手加入了一点渐弱,并在下一小节的第一拍改用指尖触键给予强调。
老汤听到此处处理,理所当然地以为接下来李安还要故技重施。
照片画面上,双簧管演奏者扬起的乐器宣告第二乐章到此结束。
赵伟达和刘丰瑞的想法一样,对于慢的东西他打不起精神,他只能说老师是牛逼的。
老魏很难说他此刻的心情,他几乎是硬啃着听完第二乐章,他不能说不好,但好也说不出口,他只能说太跳跃了,也可能是他老了。
“噹—”
三组音程如同告别的动机三音程,但在这里没有告别,只有归家的呼唤,像一位深情的母亲,无私,博大。
听到这里,方永波便彻底放心了。
停下的乐手,包括方永波,他们也把身体转向钢琴的方向,他们此刻也化身现场观众一般。
而宋康则是另外一种感觉。
一版是注重内声部表达,另一版着重外声部表达。
就是这第一个音,成为整段华彩乃至整个乐章的中流砥柱,最终承载住了所有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彻底活化了这个乐章的“慢。”
乐团整齐收音,现场进入真空,台上再没有半点声音。
小车喜欢。
如同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李安三组音程落下,今晚这部k414便彻底活了。
并且当时方永波对于他的第二乐章没有提出什么不满。
但我们可以从以下细节发现,在于莫扎特与贝多芬之间的钢琴作品之间,李安似乎更偏爱莫扎特作品多一些。
所以相比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刻意讨好的第一乐章,他没有办法不钟情第二乐章中的速度,如缓缓的场合,流淌着说不尽的自由和忧愁。
谁不想早点回家呢,可发现路越走越长。
那琴声就像一支心灵独舞,那种灯火阑珊之处凄怆的诗意下,乡关日暮的雾气弥漫中,藏着的竟是一副坦然自若。
霍晓东则是觉得该乐章过于朴素,失去了莫扎特音乐的本貌。
他不知道音乐要将他带向何处,但他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或许莫扎特将这八小节旋律放在一首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希望他的恩师走得慢一点,走得从容一点。
老汤微微点了点头,回味着心里说了声妙。
那会小车和马可还是田宇的学生。
尽管他开过一整场贝多芬专场的音乐会。
-
听着耳边安详的旋律,李安一边跟着音乐走,一边又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