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甄氏家族利益的侵犯,更是对冀州士族地位的挑战。
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捍卫家族的荣耀与利益。
甄像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彰显着家族的尊贵。
他面容俊朗,但此刻却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怒火。
在书房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封措辞激烈的奏折,直指司马懿以屯田为名,实则行党争之实,意图打压冀州士族,巩固个人权势。
“哼,司马懿,你以为你的计谋能瞒过天下人?我甄像定要让你原形毕露!”甄像将笔重重一掷,墨水四溅,仿佛是他心中愤怒的写照。
这封奏折很快被送往了洛阳,呈到了曹叡的案前。
曹叡看到甄像的奏折,他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深知司马懿的能力,对其寄予厚望;另一方面,甄氏作为外戚,势力庞大,也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朝堂之上,因此事而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司马懿,认为他屯田之举是为了国家大计,不应受到阻挠;另一派则站在甄氏一边,认为司马懿此举别有用心,要求彻查真相。
朝局因此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司马懿得知此事后,心中虽有不悦,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冷静与沉稳。
此时任何冲动的举动都可能将局势推向更复杂的境地。
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洛阳,向曹叡解释清楚一切。
临行前,司马懿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他必须去试一试。
“父亲,您一定要小心啊!”司马昭站在他身旁,眼中满是担忧。
司马懿微微一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放心吧,为师自有分寸。”
说完,他转身踏上了前往洛阳的马车。
在洛阳的皇宫中,司马懿见到了曹叡。
他详细阐述了屯田的必要性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不避讳地提到了甄氏等世家的阻挠。
他言辞恳切,逻辑清晰,让曹叡对他的信任又加深了几分。
然而,甄氏的影响力毕竟不容小觑。
曹叡在听取了司马懿的陈述后,虽然心中有所倾向,但并未立即做出决定。
此事关乎重大,需要更加审慎地考虑。
在这段时间里,甄像并没有闲着。
他四处奔走,联络盟友,试图通过舆论压力迫使曹叡做出有利于甄氏的决策。
他还暗中派人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