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龙椅之上。
他的面容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
“邺城危急,为之奈何?”
曹叡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显得异常沉重。
他的目光扫过殿下的一干臣僚,希望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解决问题的线索。
尚书令陈群闻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洛阳八关之内,虽然兵强马壮,但可调遣的大军仅有十万。
这十万大军不仅要守卫皇城,还要防范弘农郡和枳关方向的汉军。
一旦将大军派往邺城,万一这两面汉军趁机攻城,洛阳将陷入无兵可守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千万不可调动洛阳兵卒。”
陈群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许多臣僚的附和。
“陈尚书所言极是,洛阳乃国家之根本,一旦有失,则全局皆危。邺城虽重要,但相比之下,洛阳的安危更为紧迫。”
年轻的新贵夏侯玄,面容英俊,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亦附和道:“陈公深谋远虑,我等自愧不如。确实,洛阳若失,则魏国无立锥之地。因此,臣以为应坚守洛阳,不可轻易调兵。”
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陈群的看法。
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
然而,就在这时,帝师郑称却站了出来。
他身穿一袭素雅的儒袍,手持玉笏,面容坚毅。
他上前一步,对曹叡说道:“陛下,邺城若失,冀州将不保。而河内地区又无山川之险可守,一旦汉军攻破邺城,兵锋将直指洛阳。
到那时,我们再想御敌于国门之外,恐怕就来不及了。因此,臣恳请陛下派大军前往邺城支援,以保国家社稷之安危。”
郑称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他那一派的臣僚也纷纷站出来附和,表示支持郑称的主张。
“郑公所言极是,陈公所言固然有理,但邺城若失,冀州不保,河内亦将陷入危险之中。届时,汉军兵锋直指洛阳,我们又将如何防守?
“御敌于洛阳之外,岂能让敌人进到洛阳来?”
“陈公这是亡国之策,绝对不可取!”
大殿内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原本紧张的氛围中多了一丝争执的火药味。
陈群见状,眉头紧锁,再次上前说道:“郑公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派兵前去邺城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汉军势大,我们派去的援军至多不过能坚守多些时日罢了。
而且,一旦援军战败,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