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着华服,面容俊朗的青年,手持一卷《礼记》,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他便是世家大族李家的公子李风。
“你们可曾听说,这科举制分为文举武举?”李风轻声问道,手指轻轻敲打着书卷的边缘。
“确有此事。”一旁身着青衫,面容清秀的张家公子张远接口道,“文举考校的是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明史,分科考试,各有侧重。秀才试重诗文,明经试重经典,俊士试则兼考诗赋与策论,进士试更是全面,需诗文、策论皆佳。至于明法、明字、明算、明史,则是专为精通法律、文字、算术、历史之才而设。”
“哼,文举倒也罢了,我世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岂会惧那些寒素泥腿子?”李风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不过,武举却有些棘手。”张远皱了皱眉,继续说道:“武举考校的是远射、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摔跤、举重等项。我世家子弟虽也习武,但多注重剑术、拳法,对这等军旅之技并不擅长。”
此言一出,围坐的世家子弟们纷纷点头,神色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他们深知,武举的开设,意味着大汉朝许多官职,特别是那些需要武艺的职位,都将向那些出身寒微的“泥腿子”敞开大门。
这对于一向垄断官场的世家大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举实乃不公!”一位身着紫袍,面容威严的老者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他是李家的一位长辈,李风的叔父李明。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怒火,仿佛要将这突如其来的政令焚烧殆尽。
“我世家子弟,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文武双全,岂能让那些寒素之辈轻易夺走官职?”
“叔父息怒。”李风连忙起身安抚道,“此事虽有不公,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联合其他世家,上谏请求废除科举,保护我们的利益。”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的另一隅,巷陌之间,酒肆之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百姓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期待。
“听说了吗?朝廷要开设科举,咱们泥腿子也有机会做官了!”一位身着粗布衣裳,面容黝黑的汉子高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一旁的一位老者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说道。
“我儿虽出身贫寒,但自幼聪明伶俐,若有机会参加科举,说不定能扭转人生,成为人上人。”
酒肆内,一位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