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是不能坏的,高卢王国这边不出兵就缴纳“协助金”。
以前腓特烈的农场是向当地政府缴税,现在农场和新领地变成直接向王室缴协助金,这笔钱是按土地面积算,单价可以协商。
腓特烈以前的农场是包了20年的税,已经全部交给当地政府。
去年郁金香崩盘和阿姆斯特尔城大火后当地政府的金库空空如也,要不是有友谊债券拉一把,那年的债券就还不上了,所以王室想拿回农场剩余的税金是不可能的。
有了沼泽变农场那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在前,现在再给腓特烈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自然不是再包税了,而是每年缴纳协助金,这笔钱肯定是能进王室口袋的。
问题是,改造沼泽是需要好几年时间的,而国王陛下看起来想在这几年里用沼泽地收农场的钱,吃相有点难看。
大臣们是冤枉老路易了,他还没傻到为了这点钱得罪腓特烈,现在是要拉拢,自然是细节有的谈。
老路易早就研究过腓特烈是怎么开垦沼泽地的,心里决定了,沼泽地可以()
多给,在前几年也不用缴纳协助金,等作物成熟两年后再缴也不迟。
不过嘛,他当了这么多年领导,早已经习惯封臣们习惯性叫苦,然后自己拉扯两下再顺势给甜头,好显出自己的权威和大度。
但是腓特烈的想法不一样。
在他的长远规划里,低地地区是要吃下去的,至少是扶持一个可靠的盟友,所以多年前就开始在那里刷声望,去年更是真金白银砸下去,希望到时候当地人喜迎王师。
腓特烈一直以来的外交政策核心只有一个,跟自己做朋友就一起发财,上游地区合作组织、易北河公约组织、赫尔维蒂联邦、奥斯马加帝国的新城市以及莱茵联盟内的贵族都是如此。
有对比才能看得出差距,才能让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最直观的对比,就是让人们亲身感受到,在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统治者会带来怎样的生活。
腓特烈对老路易说:“陛下,我愿意将我手上的农场全部交于王室,置换鹿港南面的两片三角洲平原。”
他对低地地区的地形比较熟悉,鹿港南边的三角洲地区有不少河流分割的平原,其中鹿港河对岸的那一块比较狭窄,约190平方公里,再往南到主河道之间的平原大很多,约450平方公里,合计约640平方公里。
不过那里都是只长着芦苇的沼泽地,每年都会被水淹,没人去开发。
如果要开垦那里,就必须修建高度超过2米的堤坝把两块平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