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朝此前并无太子出阁的先例,一切礼仪都是此前由礼部大臣、詹事府和钦天监的官员,翻阅更早以前的数朝典籍,整理并结合本朝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而得出的。武帝只需要在奏请的时候点头表示同意就行,真正需要他亲自做出决定的,只有朝臣在典礼时对太子行的大礼规格。
大礼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时候都得行的,好比面圣,也只有逢年过节的大朝会,才需要郑重其事的行五拜大礼,平时这么搞,怕不是会被人当做傻子看。
哪怕不当傻子,也会鄙夷这拍龙屁的手段过于低端。
大启自立国以来,只出了两代太子,第一代是武帝,情况特殊;第二代就是闻道成,由于有武帝这么一个想象力丰富的爹,受到的待遇也是经常变化。这直接导致大启朝臣对于太子的大礼规矩混乱不堪,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章程,怎么拜的都有。
武帝决定趁此机会,正式立出个完善的规矩出来,给从今往后的几百年都打个样,彻底立起正统的规矩。
最终就定下了两跪六叩,绝对是礼仪范畴内所能够给予太子的待遇上限了。
这一日大臣们对太子行的大礼一共会有两次,礼前一次,礼成一次。
太子伴读们本来在这个故事里是没有姓名的,就算有,也只是站在犄角旮旯围观的人。但武帝是多会看颜色的一个爹啊,他表示既然儿子和他的症结在顾乔身上,那就拿顾乔来解铃吧。他强行要在已经安排好的出阁典礼仪式中,把顾乔和温篆给加塞加进来。
嗯,又多了一个温篆,是用来给顾乔吸引火力的,让别人不觉得顾乔是得到了特殊对待,而是在八个伴读里选了两个脱颖而出的最优秀的之一。
武帝可以说是考虑的很全面了。
太子闻道成对此也肉眼可见的开心了起来,觉得他爹总算是干了一件人事。顾乔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就一旁,他自然也很希望在这个预示着他即将迈入朝堂的重要时刻,顾乔陪在他的身边。
唯一不太开心的大概就是礼部官员了,他们本来准备好的流程被迫重新又改了一遍,还要想个有理有据有典籍的理由来诠释顾乔和温篆的合理性,心真的很累。不过,他们最终也和武帝讨价还价,这是最后一次突发奇想了,他们满足了武帝这个想法,后面就不能再加任何防不胜防。
从如今的结果来看,武帝不仅点头答应了,还难得信守承诺做到了,再没折腾礼部的官员,顺顺利利到了出阁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