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远一边稳健的债田埂上行走,一边耐心地解释,
“我们去了南云镇四回,
第一天半个时辰卖完,第二天一个时辰,
昨天一直卖到擦黑……而且是低价贱卖……你晓得是啥道理不?”
“哥,你说,到底是啥道理?”
“因为,南云镇就那么多人,
吃鱼吃虾吃新鲜,不可能顿顿吃天天吃,
所以,连着四天,能买得起的差不多都吃过了,
当河鲜的新鲜感没了,买的人就会变少……自然卖不起价!”
“哦!我懂了!
咱们今天去三叉铺,肯定会卖个好价钱!对吧?”
“呵呵!做生意能不能赚钱?
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另外,还要看运气……”
顶着骄阳,陆远和妹妹总算在午时,赶到了三叉铺,
三叉铺,其实就是三岔路口,
岁月变迁,
人口渐渐迁居聚集增多,位于三镇交汇之要地而独立成镇。
这个时代,没有专门的农产品超市或农贸市场,
陆远就像个货郎担似的,
带着妹妹挨家挨户的叫卖鱼获,是真正的“送货上门”!
因为陆远的货品相好,
叫价非常实惠,平均算下来,一斤鱼虾只要两文左右,
能在镇上生活,多少有一技之长,或是吃朝廷饭的,不差那三瓜俩枣。
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家购买,改善伙食,
眼看着口袋里的收入,将近百文,
沈丹凤的双眼,笑得像弯弯的月牙儿,
陆远也挺开心,卖的越快,担子越轻,早点卖完,早点回家。
孰料,迎面来了三个愣头青,斜斜的撞将上来,
嘿!
故意来找茬的……
陆远好整以暇,向后退了半步,挡在妹妹身前,
“各位,啥意思?”
领头的不良少年“咕叽”一笑,
“你是打哪来的?不知道三叉铺的规矩?”
沈丹凤莫名其妙,啥规矩?和我们有啥关系?
陆远却很清楚,这就是典型的没事找事,
他也不慌,放下担子,抱拳憨憨地问道:
“在下,南云赤河沈北玄,三位兄台若有事,不妨直说!”
“嘿!你跟谁兄弟呢?
南云的来三叉铺,捞过界了!快把我们镇的钱拿出来!”
陆远依然笑道:“你们是想要钱?”
“少废话,再啰嗦我对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