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前线的操作,那么就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指挥部,然后对指挥部进行重点打击。
比如说直接用远程火炮进行覆盖性炮击。
秦阳明当初在石泉县就是用火炮直接炮击了小鬼子石泉县的县城指挥部。
亦或者组织精锐士兵发起斩首行动,直接对指挥部进行偷袭。
秦阳明在白虎岭那会儿,就是夜袭了一个小鬼子联队的指挥部,利用夜袭端掉了小鬼子指挥部之后,便一举击溃了那个小鬼子联队。
如果说把指挥部放在大后方,指挥官的确是安全了,但是一旦指挥官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判断,下达了错误的命令。
那代价可是无数士兵的生命。
如果说像小鬼子那样部队之中有着足够的无线电台的话,指挥官还能通过无线电台迅速得知战场之上的具体形势,能够及时收到消息。
但是像八路军,中央军,晋绥军这边的华夏部队,因为缺少电台这种无线通讯设备的原因,若是指挥官依然为了自身的安危躲在后面,那可就难说了。
尤其是中央军之中一些部队明明没有什么战果,但是却硬生生的汇报说杀敌多少杀敌多少。
亦或者是报告在说坚守阵地,实际上早就脚底抹油溜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信息汇报到指挥部之中,那些指挥官不仅仅需要分辨信息的时间还是否有效,还得分辨信息的真假,哪里还有什么时间来思索如何指挥部队?
当然了,这一次八路军的战斗注定是非常分散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地区,某个城市进行战斗。
这种分散战斗的情况之下,八路军肯定是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做为主要战斗区域,用这个主要战斗区域来吸引小鬼子的目光,从而方便其他部队在其他地区发起对小鬼子的战斗。
而这个主要战斗区域,也注定是一个和小鬼子直接正面对决,硬碰硬的作战区域。
所以老总最后肯定是要前往选定的主要作战区域亲自指挥部队进行作战的同时遥控其余地方的战斗。
并且根据其余地方的战斗结果来决定主要作战区域的战斗结果。
这种大规模战斗,某个区域的战斗失败亦或者是胜利有些时候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种大规模的战斗,并不一定是需要每一场战斗必须要获得胜利。
相反有些战斗反而要求部队必须要失败,不允许胜利。
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一两次的战斗失败然后部队撤退,并不是部队不行,选择了退缩。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