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是,设定中没有详细的数据可以帮助统战指挥的玩家判断团队情况。
例如:团队存活(死亡)人数统计、团队输出总伤害统计、团队平均精神力消耗统计,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让统战指挥更好的掌控战场节奏,了解团队内情况。
还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增加队伍数据的切换查看,让统战指挥更细致的把控团队信息,针对数据进行细化指挥。
这两个设定在祁胜看来非常有必要。
未来玩家要面对的是机械军团、战斗虫潮、恐怖黑潮,等一系列还未被发现的潜力势力。
这些势力都存在把控战场局势走向的指挥型战士。
黑潮中的智慧邪灵与邪眼、机械军团的主宰、战斗虫潮的主脑,这些指挥型战士可以根据局势走向调整己方作战方案,让战斗更有效率地进行。
玩家军团也可以打造出指挥型战士。
叶星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例子。
有了更细致的数据支持,他们在团战中能更有效的发挥出自己的指挥才能。
这个设定祁胜打算在下一次更新时开放给所有玩家。
除了团队模式的优化设定,祁胜还在战斗中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
那就是输出型玩家在争夺领域节点的战役中,收益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玩家。
同一个队伍下,狩猎击杀目标获得的进化点与祭力由队伍全体玩家共享。
但在净化任务的贡献统计上,只计入了输出伤害创造的贡献。
例如净化云田节点的任务,贡献最高的1000名玩家可以获得一块灵田奖励。
但以现在的贡献计算方式,获得这1000个奖励名额的玩家都是输出型玩家,其他辅助类型的玩家根本没有足够的贡献数值与输出型玩家竞争。
这就导致每次净化任务收益最大的都是输出型玩家。
这非常不利于玩家军团的发展。
输出流的游戏体验本就比辅助类型的玩家高,再加上净化任务奖励分配上的优待,会导致选择输出流的玩家越来越多,都不愿意成为辅助类型玩家。
针对这一潜在问题,他决定在下次发布净化任务时,更改贡献值的统计方式。
将玩家的其他行为也统计进贡献榜。
现阶段各流派中没有治疗类型的奶妈流派,所以治疗量这个数据可以暂且不计入。
其他可以计入贡献的数值,在输出伤害的基础上,增加承受伤害贡献、控制效果贡献、保护队友贡献(光盾等类型命魂特性)、辅助增益贡献,等一系列为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