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是要搞什么,不马上杀去山中解救李显忠和陆天明,怎么在灵壁县里绕起圈儿来了。
姜景腾略一犹豫,还是抱拳请教道:“杨监军,末将愚钝,不知监军如此行动,目的何在?”
杨沅淡定地道:“咱们一路趟过去,看见金军就击溃它。看到本监军这大旗了么?”
杨沅指了指一杆杆杨字大旗:“一会儿你们各领几面旗回去,把你军中所有旗帜都收了,只打起本监军的大旗来。”
杨沅抬手在空中画了个椭圆形的圈:“我要把参差于金军之中的大宋兵马全部集结起来。
金军若未及汇合,则我军摧枯拉朽。金军若也趁机聚合了,则我与其决死一战!”
杨沅的战术构想,让这两位将军听的目瞪口呆。
下午,申时左右,杨沅完成了他的第一步行动计划,合兵。
这一路杀过来,他的人马如滚雪团一般,越杀越多。
随着人马增多,杨沅开始采用轮番作战的策略,确保每一场战斗时,都有兵马正在后面善后与休息。
直至下午申时,或许他还未能聚拢淮东战场上的全部宋军,但是在百座峰峦之下,各路宋军汇合于此的总兵力,粗略统计之下,已经有九万之众。
至于金兵,还真不能小看了他们。
虽然他们吃了个亏,在杨沅这种怪异的打法之下,每一路金兵都无法应对杨沅的优势兵力,因此在遭受重创之后纷纷退却,让宋军顺利地串联集合起来。
但机动力更强一些的溃散金军,因为宋军在一路“找呀找呀找朋友”,根本没有对他们穷追猛打,使得他们也陆续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追在宋军后面,一直抵达这里。
此时的宋军尽管兵马众多,但是绵延十余里的战场上,却不见了禁军三衙的旗帜,也不见了屯驻军的旗帜,更无法分清谁是泗州兵,谁是宿州兵,谁又是濠州兵,他们只有相同的一面旗帜“两淮监军杨!”
杨沅把所有兵马的序列全打乱了,他只按兵种把全军划分成了弓箭兵、长枪兵、刀斧兵、轻骑兵、步人甲、重装骑兵。
他又按前军、中军和后军,把这九万余人按兵种配比划分成了三个序列,命姬香带花音、小奈持“节”入中军任监军;肥玉叶带冷羽婵持“符”入后军任监军,胆敢贻误战机者,立斩。
他自带艾曼纽贝儿,以柳墨霖的殿前司兵马为前军之中军,肃立于两军阵前。
长枪耸峙如林,盾墙横亘如山,巨纛猎猎如火,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