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澈说道。
现在的情况是,就算朝廷想立刻决战,宁王也不会给他们机会。
此时。
他们把所有方面都说了。
都看向楚峰。
决策者乃是陛下。
他看向段千秋,道:“段千秋,你认为呢?”
“臣认为,四境不稳是必然,会如吕相所言,四境敌人就会如凶虎饿狼般扑入我大夏之境,边境州府动荡,生灵涂炭,而我们也会付出比现在更要大无数倍的代价。”
“北地在宁王那边,而东南西三地,防备在我军收复失地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动乱。”
“且宁王的确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我们决战。”
“但臣认为,接下来的大反攻,既要快也要稳,以稳中有快法,大规模,全面收复各州府,宁王就算再避战,在当他的地盘被我军全面压缩中,他也退无可退。”
“因而稳中有快才是现在朝廷该采取的策略,可多线出击,打到叛军无法反应,甚至是四境之敌还未完全联合,朝廷在和叛军的决战中,就已经占据了巨大优势!”
“而四境之敌哪怕有心联合,但各方势力繁杂,反应没那么快。”
“多线出击,我们做出正面威逼禹州态势,但真正出击,是从周边进军,切割禹州周围,既能达到收复的目的,又能看叛军,如何抉择。”
“反攻可快,但朝廷不能急躁。”
“余下情况,根据局势而变化部署。”
段千秋说道。
提出稳中有快,多线出击的战略。
边境若无强者。
如刚收回的西境四州都会全部丢了。
代价就大了。
这还只是一个西境。
其余边境都会同样。
这样一来,大夏所有边境都会沦陷,继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内陆州府也会一个个沦陷丢失,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单纯的破坏,比起建设来,可要简单多了。
四境之敌的危害,太大太恐怖。
是足以颠覆江山的。
他们可都时时刻刻想着要反攻回来。
【天命选择一:调动兵力,不理会四境威胁,边境动荡的风险,从禹州进军,试探叛军意图。】
【天命选择二:从外围反攻,采取多线反攻,收复沦陷州府,威逼叛军老巢,并严防四境之敌,稳中有快,确保优势,削弱宁王实力。】
天命选择又一次出现。
楚峰心中微动。
两个选择。
是啊,他现在想要在禹州决战,迅速平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