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开办费,包括租房、办证、找财务人员以及装修办公室的费用等等。
单子签完了,后续交给崔修远处理,崔长嘉便又踏上了去兰山区的路程。
兰山市那边因为有葛邦勇在,销量还算可以,每个月大概要两次货,销量差不多在三万至五万之间。
毕竟牵扯到费用,葛邦勇不想让别人知道。
但是这次货要的比较多一点,大概在七万块钱左右,葛邦勇说要年终备货了,年前就不一定要了。
这些货当中,将近一半的都是马扎,每次都是崔长嘉亲自去送。马扎已经增加到三个型号了,大中小三种,但是还是之前的质量,不好看,但是实用,质量过硬。
这些马扎不仅兰山市那边销售的好,其他地区销售的一样好。
工厂的王师傅用铁丝发明了一种简易的穿线器,能把马扎的穿绳工作量提高一倍,现在就连崔文泉都能熟练到五分钟就能穿一个马扎了。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马扎竟然撑起了销售额的半壁江山呢?
七万块钱的货不少,这次崔长嘉租了辆轻卡,她没有逞能自己去,她带杨经理一起去的。
最近天气预报总预报有雪,虽然还没下下来,或者有时候会飘点雪,但是天气总是阴沉沉的,万一雪下得大了路上有个什么事,连个帮忙的都没有。
对了,杨经理就是之前的二刚,大名杨建刚。
崔长嘉本来一直喊杨建刚“二刚”,后来有一天,崔文泉听到了,把她叫到一边训了一顿。
崔文泉说“称呼”是一个人的脸面,你给他什么样的脸面,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心理上不一样了,出去之后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自此之后,崔长嘉就改了。
那时候,别人还是叫他“二刚”,但是崔长嘉总在别人跟前喊他杨经理,渐渐的别人也不好意思喊“二刚”了,然后二刚就成了杨经理。
说来也怪,自从二刚成了杨经理之后,他的精神面貌也渐渐的变化起来,他的衣装更加的整齐起来,头面每天也收拾的利利索索,每天回来都勤勤恳恳的学习、写字,原来的嬉皮笑脸也收敛了很多,看上去隐隐的开始有了内涵。
男孩子学车快,二刚的驾照已经拿出来了,不过他依旧开着他那个破三轮车做业务,如果有时候货特别多了,会开着面包车去送一趟。
这一次,崔长嘉除了给葛邦勇带费用,还带了礼物。
年前不一定要货了,崔长嘉不可能专门再来一趟,所以这次她把年终走访的礼物也带来了。
其实给葛邦勇送东西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