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时间,再想慢慢执行土改制,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精力,也会有更多的动乱!
那时会比现在死的人更多。
现在最起码,没死百姓。至于权贵和士族,顾长萧看得很清楚,他们是江山社稷的蛀虫,死了就死了。
老皇叔之死,让全长安的权贵明白,陛下是铁了心要实施土改制。
除非陛下死了,否则他们无法保全自己的土地。
可惜顾长萧没那么容易死,不论他们暗中求多少神灵,想多少法子去暗杀,或是怂勇民变,都无济于事。
从长安往四周蔓延,联明的士族、权贵,先步表忠心,亲自执行土改,将秋粮税一斤不少地送到朝廷的粮仓。
而如老皇叔之流也不少,反抗、举着丹书铁劵、先帝赏赐,反抗税收官入庄园。
然后他们就见识到新帝的残忍手段,黑羽营带着火药上门,凡是组织兵力反抗者,皆以谋逆罪诛族!
弃械投降者,则没收田地,全家发配边关。
当然不是边城那个边关,那就太便宜他们了,而是发配海南或西北边疆。
如此一来,反而是燕地十六州成了一片净土,但很快土改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有燕九提前给燕地士族提过此事,他们有了心理准备。并且燕地士族发现,土地的产出,远远不如行商,不管是与北疆的贸易,还是海上,收益都高于土地。
并且有了高产农作物,粮食的价格势必下跌。他们更想人力由农变工,故而虽然也有顽固的老士族反对,但大多数都没动什么武力,就成功执行了土改。
燕九人在长安,他全程看着顾长萧以铁血手腕执行土改制,这样的顾长萧让他很陌生。
跟在边城时,在凌姑娘面前,完全是两个人。
他杀伐果断,专横跋扈,霸气无双,同时又有雄才大略。
身上俨然俱有秦皇汉武之风。
让长安权贵感到陌生,因为他之前当太子时,根本不是这样的。
不知道该说,发配边城这件事,让陛下脱了一层皮,发生蜕变。
还是说,边城的他,并非真正的他,现在的他,才是脱下束缚的他。
那个禁锢他杀性的人,就是锦岁。
燕九有点希望顾长萧赶紧迁都到边城了,没有凌姑娘在身边,陛下的杀气太重了。
胡人入长安和誉王党战败死的人数不计,光是执行土改,死的人已经逾万了。
虽说新政改革从来都充满血腥,是拿人命来推的,但一个皇帝推行新政,也要死这么多人,着实让人觉得他是个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