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都审了一遍。
很快,整个事情,就水落石出。
老夫人王氏,当年天下大乱时,与老安国公走散。独自带着婆母生活。
后来嫌弃婆母累赘,就想办法,将婆母扔在大山里,自生自灭。
因为她年轻时,长的好。
被一个小县城里的施姓男人救了回去。然后和那人住在一起,生了华常孝,后来还生了施秀琴。
据说,华常孝是老安国公的长子,也是因为华常孝早产。和姓施的在一起,七个月就生了他。
其实他的真实身份,王氏自己也不太笃定。
后来王氏遇到了同乡流浪的人,才知道老安国公,跟着当今圣上打仗,已经是个将军。
王氏不想颠沛流离,朝不保夕,随时担心男人会战死。于是没有去找老安国公。但是一直留意着老安国公的消息。
当老皇帝建立大盛朝,老安国公被封爵位时。她才想着,要去找他。
但是也被姓施的发现了。不让她走。还把她关了起来。
又过了几年。姓施的看王氏不再想着跑,渐渐放松警惕。
王氏用攒的钱,买通一个亦庄的看守。偷偷买来了一大两小,三具尸体后。直接放了把火。将姓施的,和三具尸体一起烧了。
众人都以为,是她们一家四口都死了。她还专门引起旁边的火,把旁边的,认识她的邻居家,也都烧着了。
这次除了姓的男人外,还死了三家邻居,共十一口人。
之后,王氏在上京路上,将小女儿施秀琴,托付给一个小村庄的农户家。然后继续上路。
到了汴京城,发现安老国公,已经娶了安阳郡主为妻。
她没有找老安国公,而是直接敲响登闻鼓。惊动了皇帝。
安老国公这才知道,王氏还活着,还生了他的长子。那个时候。华常爵也已经五六岁了。
王氏哭诉这些年,奉养婆母,照顾孩子的不容易。哭诉老安国公见异思迁。
那个时候,大盛朝刚刚建立。户籍不全。很多事无从查起。也没有人查。王氏顺利骗过了所有人。
老皇帝因为尊重嫡妻,又觉得一个女人,在乱世里,奉养婆母,为她守孝,又照顾孩子不容易。
所以定了王氏为嫡妻,降安阳郡主为平妻。为了平衡里面的关系,也是安慰安阳郡主,就直接封了华常爵为国公府世子。
十年后,华常爵刚娶妻不久,老国公就因为常年征战,旧伤不治身亡。华常爵成了安国公。
几个月后,安阳郡主也因为悲伤过度,生孩子的时候,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