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李暮又回到办公室。
吩咐后厨吵几个菜拿过来后,杨厂长看他在这里几人都有些不自在,便找了个借口出去,将空间留给李暮等人。
待他一走,张凯就忍不住道:“你怎么来轧钢厂了,你个大忙人,还会专程来看我们?”
王娅和李建同样投来疑惑的眼神。
至于邵亚楠眼里,更多的是揶揄之色,她只知道李暮改良过手电钻和白炽灯,以为李暮是因为王娅才来的这里。
看着几人眼神,李暮笑着解释道:
“看你们只是顺带,我来是因为你先前说我们国家的炼钢技术比较落后么,想着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你要研究顶吹氧气转炉?”张凯满眼震惊。
他就是发发牢骚,嘴上说创新技术就好,但心里根本认为这不可能。
国内那么多人都在研究顶吹氧气转炉技术,道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已经说明问题。
邵亚楠同样惊讶道:“李暮,顶吹氧气转炉可是国外才有的技术,你有把握?”
“我就是先过来看看,还没决定要研究呢。”李暮笑了笑,打了个哈哈把这事先揭过去。
随后几人又闲聊了一阵,他就准备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杨厂长笑着走进来道:“来都来了,李暮同学要不要参观参观我们这个工厂?”
这个提议让李暮心中微动。要做顶吹氧气转炉,光在实验室里画图纸肯定不行,还需要对机械加工有一定的了解。
“这合适吗?我毕竟不是轧钢厂的人。”心动归心动,他嘴上还是相当客气。
杨厂长闻言大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而且你是京工院的高材生,说不定还能指导指导我们的工人呢。”
说着,他就拉着李暮往外走,去把轧钢厂参观了一遍。
……
接下来几天,李暮继续断断续续地又来了轧钢厂几次。
觉得差不多了之后,他便找到钱树言,说出要研究顶吹氧气转炉的计划。
听完后,钱树言忍不住劝道:
“李暮,你要考虑清楚,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
“你虽然在做半导体研究的同时,还发明了空气炸锅、山地自行车这些好东西。”
“但炼钢技术不一样,他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如果你两头兼顾,我担心会两头兼失。”
面对他的劝诫,李暮微微沉默了片刻。
犹豫片刻后,他从挎包里拿出一张顶吹氧气转炉技术的概念图纸。
上面还写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