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完全正确!
“老郭,这份数据当初我们用了多久才算出来的?”邓县忍不住向身边的郭淮问道。
“70分钟左右。”郭淮兴奋道。
听到120倍的提升他还不敢相信,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一旁的于鸣雷厉风行,直接道:“老邓,我建议立刻启用这台集成电路计算机,把他纳入到研究计划当中。”
“有它在,会大大节省我们的研究时间。”
“当然,马上更改研究任务部署,要最大化地利用其算力优势。”邓县点头道。
算力的问题得到大幅度提升,很多实验任务都会提前结束。
这些空出的时间,必须要重新安排,不是简单地做完这个接着就下一个那么简单。
待于鸣离去后,邓县扭过头,看向笑吟吟的王绶觉,道:
“先是计算器,又是计算机,你们半导体研究所了不得啊!”
“我要感谢你啊,没有你,恐怕大蘑菇面世时间至少还得几年。”
“都是为国家奉献,说什么谢不谢的。”王绶觉笑了笑,继续道“而且就算要谢,你也谢错人了。”
闻言,邓县奇怪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总设计师不是你?”
“没听说国外有什么厉害的人回来啊?”
科研界其实就那么点人,站在领域顶尖的更是屈指可数,彼此就算不熟,至少也打过照面。
“为什么一定要是国外,就不能是我们国内嘛。”王绶觉微微摇头,看邓县几人被他说得更疑惑了,解释道:
“你们不知道,京工院有个还在读大二的小孩,叫李暮,来了我们半导体研究所以后,我们可是成果连连啊!”
“大二?”邓县、郭淮等科学家不由愣了愣,一下子脑子没有转过来。
学生如果天赋过人的话,提前参与研究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看王绶觉这意思,明显这个李暮是研究的核心。
……
京都,谐和医院。
草木葱郁的园里,李暮和几个老大爷坐在小亭里。
桌上摆着一张棋盘,双方棋子各自都所剩无几,战况焦灼至极。
这些天他被关建民盯得死死的,哪都去不了,只能和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们下棋解闷。
“将!嘿嘿,看吧,姜还是老的辣。”穿着病服的国字脸大爷一步绝杀,忍不住酣畅淋漓地出声。
李暮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您老这手高明,我甘拜下风。”
“那是。”大爷满脸乐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