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去通知黄新华等人。
想了想,李暮先来到会议室,在关建民疑惑的目光中,站在黑板前沉思良久,然后写下八个字——分布式投影光刻机。
王绶觉、黄新华等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员和教授都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黑板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大半。
他们没有打扰沉浸在思考中的李暮,而是蹑手蹑脚的悄悄在下面落座。
第一次看见这副场面,关建民的眼中满是震惊。
那么多老研究员,竟然都正襟危坐在位置上,看着李暮写东西!
他的目光忍不住投向那道背影。
一笔重重地点在黑板上,收完尾后,李暮回过头,开始介绍道:
“分布式投影光刻机,采用步进—扫描式的曝光方式,曝光系统通过一个曝光带照射在掩膜上,如图示1。”
“载有掩膜的工作台在下方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等价于曝光系统对掩膜做了扫描,如图示2。”
“与掩膜的扫描同步,晶圆沿相反的方向以1/4的速度移动……”
……
西北,某基地。
实验楼里,往日噼里啪啦的声音此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倒是一间地下的一间房间门口排起了长队。
研究员们拿着手中的数据,有条不紊地进入房间,使用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出数据结果。
没过一会儿,所有人手中的数据都被计算完毕。
不过他们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拿着手中的数据,一遍又一遍地核对,几番确认无误后,才不敢置信地放下。
站在机房门口的邓县即便早有预料,看着全场无一人举手说有问题,忍不住激动地宣布道:
“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一次试运行,大获成功!”
下面霎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下咱们终于不用再靠算盘打了!”
“算盘怎么能跟计算机比,这东西可是比103型机都快了120倍啊!”
“120万次每秒的算力,据说性能还没达到上限呢,说不定再过不久,200万次每秒,300万次每秒都有可能!”
……
所有人一边鼓掌,一边激动地讨论着。
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这些他们都不怕,怕的是不能完成任务,辜负祖国对他们的厚望。
看着沸腾的众人,邓县大声道:“同志们,国家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了我们最好的条件和设备。”
“今天一天的计算任务,以前要10天、20天才能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任务就轻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