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里走。
里面的记者们正在采访米胜华袁培业等人。
三人对自己的贡献谈及甚少,一直在夸赞李暮的贡献,甚至说了他在拟除虫菊酯上面的重大付出,把他夸成了农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一众记者都被吊起了好奇心,忽然看到农研所的所长带着一个年轻人回来,连忙就围了上来。
就在这时,人们日报的江主编认出了李暮,惊讶道:
“李顾问,好久不见了,您怎么会在这里?”
“等等,难道刚刚几位教授推崇备至的人就是您?”
“不会吧,您不是研究民用机械的吗?竟然还懂农学?”
听到他的话,周围的一众记者纷纷露出好奇之色。
不待李暮开口,魏国伟便道:“江主编,你这就有所不知了,他可不仅是一机部的顾问,也是我们农研所的顾问!”
“什么!”在场的所有记者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即便是江主编也是不敢置信,追问道:“魏所长,您是说李顾问他不仅在民用机械上面有研究,甚至还会农学?”
在民用机械上有发明,他不奇怪,毕竟李暮本来就是京工院机械工程系的高材生。
但是农学,这就很夸张了,根本不是一个学科呀!
“对,李暮可是个宝藏,博学得很!”魏国伟肯定道。
得到他的确认,看了看李暮年轻的脸,周围的记者们更是忍不住轻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年轻,就在民用机械和农学上做出了巨大成果,说是目前国内最顶级的学者,想来也没什么人会反对。
尤其是一想到刚刚米胜华等人的夸赞,更是让他们惊叹不已。
谁能想到,几位在农学方面素有威望的权威教授,竟然会对一个年级才到他一般的学生大加吹捧!
良久之后,记者们才回过神来。
“没想到李顾问竟然这么厉害,年纪轻轻就能为国家做出一桩桩卓越贡献,很难不让人肃然起敬!”江主编感叹道。
其他的记者也跟着开口道:
“李顾问,这次您可一定要好好地接受咱们采访,希望您能说一说在科研上的经验,当然,有学习上的经验就更好了。”
“像您这样年纪轻轻就有这么渊博的学识,担任顾问职位,还能做出成果的大科学家,是我们国家芸芸学子的学习榜样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