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以贴心地替他解围。
果不其然,坐在边上的一众教育专业的教授们,闻言纷纷露出恍然之色,看着李暮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们就说呢怎么这么眼熟,原来是报纸上那个发明大王!
而且听何白衣话里的意思,那些发明在李暮的众多成就中,似乎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真不是啊!”李暮望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心中苦笑不已。
可话都说到了这里,再拒绝,未免有点不礼貌了。
心中无奈,他开口道:“好吧,那我就来担任这个组长。”
“不过我能力有限,各位要是觉得我不行,和我说一声,我立马走人。”
“好好,照你说的办。”何白衣呵呵笑道。
能力有限?
上级领导亲口夸赞的国之栋梁,夏国科学界国宝级的存在,这话他听听也就得了,根本不会当真。
确定了组长人选后,会议暂时告一段落。
何白衣要去跟上面反馈增加试点学校的消息,李暮也要做一些准备,才能应对身上的教材编撰任务。
吃过了午饭后,双方约定好了下次会议的时间,便各自离去。
李暮坐在车中,想了想,打开了聊天页面,上面的下载列表上,赫然是cam的下载进度条,100多g才堪堪下了一半。
这个肯定动不得的。
翻了翻wifi列表,找到了建桥大学图书馆资料库,然后检索软件设计。
点击进入,很快看到了相关资料。
建桥的和软件相关的专业,叫做软件工程,不过是研究所的课程,被李暮留了个标记后便直接排除。
基础都没打牢,学了也是白学。
将目光放到了计算机科学的介绍上。
虽然名字很笼统,但计算机科学,几乎涵盖了软件开发所需的关键技能和只是,甚至他还找到了课程表的资料。
培养的顺序也很明确,第一年,学生接触到计算机科学、java和操作系统数字电子等基础内容,然后提交四篇论文。
随后逐渐深入,接触到更高级的主题,比如一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原理和规格、硬件和软件的验证、语义计算、生物信息学等等。
这些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在软件开发领域所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这些资料仅仅只能用作参考,生搬硬套肯定行不通。
不说知识内容不同,学习的习惯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
李暮没有回半导体研究所,而是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