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华等从波海造船厂而来的人迎面走来。
发现他后。
这些人跑得那叫一个快,二话没说就把他给围了。
手里拿着洗完的饭盒,刚刚吃完午饭的胡旭华一见面,便道:
“您可算是来了啊!”
“这是怎么了?”李暮愣了愣。
胡旭华解释道:
“我们都等着您来主持研究工作呢,没有您在,潜射d弹的进度慢得和龟爬的一样。”
“哪有那么夸张。”李暮哭笑不得。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
听到这话,周围的多数人都微微点了点头。
还有剩下的少数。
头点得“唰唰~”生风。
一旁的黄伟旅道:
“是没有那么夸张,不过也差不了多少。”
“我们在d弹技术、潜艇平台、水下发射系统方面,都遇到了不少问题。”
“d弹想要在水下承受高压,首先就要求弹体结构强度极高。还有水下点火技术……”
他飞快地和李暮汇报着这段时间他们的研究情况。
有方案归有方案。
不代表他们的研究,就一路畅通无阻。
在技术、工业、资源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下,研究潜射d弹这种复杂的工程,从来都不是易事。
“结构强度的问题,我们可以研发高强度的材料来解决。”李暮想了想道。
采用低合金高强钢,再通过添加镍、铬、钼等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抗压和抗拉强度。
黄伟旅继续问道:
“那您觉得,我们是往金属材料上走,碳纤维上走,还是钛合金上走呢?”
金属材料、碳纤维和钛合金。
三者各有优劣。
论成熟度的话,肯定是金属材料更好,而且成本可控,可靠性也搞。
不过钛合金的耐高温、耐腐蚀效果好。
而碳纤维也具有强度高、疲劳性能优异等优势。
当然,要是看成本的话。
那么没说的,肯定是金属材料。
毕竟钛合金和碳纤维,一个比一个的贵。
“金属材料就行,我们可以利用电渣重溶技术去减少杂质、提升均匀性,从而增强合金钢的性能。”李暮道。
黄伟旅有些顾虑道:
“可是我们现在的电渣重溶技术才刚刚起步,恐怕难以生产出足够潜射d弹使用的合金钢吧。”
夏国的电渣重溶技术,是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
在其撤走援助之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