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达将情况汇报结束,这才端茶抿了一口,接着对刘继隆说道:
“这几个月涌入的人口不仅没有因为战事停歇而变少,反而越来越多,这还真是奇怪……”
“并不奇怪,但也很快会结束了。”刘继隆笑呵呵回应着他,同时起身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他从上锁的柜子中取出三封书信,返回后递给高进达。
高进达接过后将其打开,而三份信分别是张议潮、封邦彦、杨知温所写的书信。
其中除了讲述皇帝李漼的那些言论外,还有朝廷如今所面对的一些事情。
在这些事情之中,度支钱粮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朝廷取消了九厘税不假,但百姓此前积欠的赋税却依旧需要缴纳。
这其中,天下各州县,共欠往年夏秋赋税三百五十万五千七百一十四万贯匹。
三百多万贯看似不多,可若是平摊到河北、陇右两道百姓头上,那就是大唐每户百姓都欠着朝廷几十钱。
更何况这还需要刨除世家、庶族们,因此每户百姓积欠上百钱是常态。
若是一个道的百姓没有积欠,则有其它道的百姓积欠。
总而言之,三百五十五万贯匹的积欠还需要收上来,而官吏们的催缴带来了新的贪腐,百姓依旧忍受着朝廷的盘剥。
唯有偿还了这笔积欠,百姓们才能回到大中十一年的环境。
不过到时候他们需要面对的,就是庶族们哄抬物价导致的高价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杂物了……
“朝廷免除九厘税,却又加重其余杂项,届时督管这些杂项的庶族们,岂不是只能抬高价格?”
高进达与刘继隆学习那么久了,这种简单的经济问题,自然难不倒他。
在他看来,朝廷这是在挑拨庶族与贫民的关系。
“这是裴休想出来的办法,倒也是难为他了。”
刘继隆忍不住摇头,只因他从裴休昔年整顿漕运时就看出了裴休有理财的天分。
只可惜大唐积重难返,他救不了大唐,更救不了自己。
“如此局面,朝廷还想对我们动手?”
高进达错愕看向刘继隆,显然觉得当今至尊不如先帝手段老练。
刘继隆倒也不回应,只是返回原来的话题:“朝廷此举,便要逼反一些庶族。”
“不过庶族们毕竟还有些家底,不到穷途末路,却也不会铤而走险。”
“在我看来,他们的家底应该还能坚持几年……”
闻言,高进达精神一振,因为他这代表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