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了。”
程龙火起来的《蛇形刁手》,正是1979年由东映重新配音制作后在日本上映的。在此之前,程龙在日本没有名气。
如今听谷明这么一说,黑泽满暗暗记下。
东映有几个不同的部门,他负责的就是中小型投资影片发行与制作,而除此之外东映还有专门放映和发行外国影片的公司。
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这个人。
黑泽满不再纠结于程龙的事情,而是又问了个问题。
“古谷君知道当下的电影发行报酬比例吧?”
谷明正色:“愿闻其详。”
常看日本作品,如动漫,影视剧的人,会发现往往开篇会有一个‘xx制作委员会’,xx是对应作品的名字。
这个就是日本独特的一种制作形式,如同好莱坞拍电影要买保险一样,用一种制作委员会的委员会制度,来对作品进行完善的制作评估。
然而,委员会制度现在还没出现,作品完全是由制作方去主导的。
在日本,票房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票房收入’和‘配给收入’。
票房是常规情况下人们所理解的票房,而配给收入则是制作委员会所能够拿到的分成部分。
换而言之。在没有制作委员会这个制度之前,票房收入里大概有50到60%,归属于发行方,剩余的部分则归属院线部分。
发行方则会将这笔收入再和制作方进行分润,在去除拷贝费用、宣传成本等各种费用后,大概能各自拿到20%的分成。
换句话说。一部电影,制作方能拿到五分之一的总票房分成。
当然,这个比例并不绝对,有些电影的配给收入比例比较高,最高可达70%。
与之相对应的,如果某发行公司本身就是某个院线下的发行公司,那么一部分收入会折算为票房收入,也即是配给收入上发行方占用的比例会适当削减一部分。
东映有自己的院线,而中心电影制作公司又是东映下属的子公司,负责制作和发行中小成本影片,因此黑泽满这边会适当削减分成比例。
“总之,以配给收入来计算的话,贵所差不多可以拿到68%的样子。之后可以再进行详谈。”
谷明飞快计算了一下。
配给收入的68%,差不多就相当于是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可说是相当高的比例了,当然,主要也是因为东映有自己的院线,并不完全依靠发行收入,同时这部电影里也用了东映的摄影棚,职员,租赁了东映设备等等,总之和东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