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为介,暗自松了一口气,作了作揖,离开长吏的令舍,准备带人前往河左的金城闾里。
大河穿过金城的河谷地,河左是西侧,属于匈奴人的草场,金城闾里在河右的东侧,借着宽阔的大河阻挡匈奴人铁蹄。
不过,郭解每次提到金城闾里,依旧坚称是河左,不说河右。
使得长安官吏认为郭解在匈奴人草场建立了汉人闾里。
“姊婿。”
义纵急匆匆走进郡邸长官寺,神色大喜:“不愧是弁虎的豪侠,竟然折服了大第室第一美婢卫君孺,小吏着实钦佩。”
郡邸长官寺的门口,汉阙旁边停着十余辆衣车,上百名细君已经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准备傅籍在金城闾里。
郭解这一趟带着上百名细君回去,准备给兄弟们发女人,彻底在金城闾里落根。
“额”
郭解瞧见一脸喜色的义纵,愕然道:“我又迎娶了一位夫人,难道妻弟不怨恨?”
怨恨?
义纵困惑了,听不懂郭解说的话。
他诧异道:“女子生产很危险,即便是天子的夫人美人(妃嫔)生孩子,依旧不能确保活下来,经常死于难产,姊婿又娶了一位夫人,家姐也能少生几次,不必再担心死于难产。”
郭解恍然。
他固定思维了。
古代生产和现代不同,现代有各种先进的医疗保障,想死都难,古代女人生产却是一个生死难关。
古代孩子的成活率又不高,皇子没能成年的都很多,更别说平帻庶民的孩子。
古代女人为了保证有子嗣活到成年,又不得不多生孩子,每生产一次,就会多一次死亡的可能。
正室夫人甚至会亲自帮着夫君挑选偏妻,生儿子,反正生出来的儿子只会喊正室夫人一句母,偏妻被称为叚(jia)母,即姨娘的意思。
义纵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家姐怀孕几个月了,始终不见姊婿迎娶偏妻,这段时间急的我坐立难安,都快忍不住用食俸买来细君送给姊婿,好在姊婿准备迎娶卫君孺,我心中稍安。”
郭解心中大定,满面笑容,大手用力一挥。
“出发,前往金城闾里,给兄弟们发女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