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让我做殿下伴读,想必应该不只我一人吧!”
司马玮笑道:“确实不只你一人,除了你以外,还有故襄阳侯王濬的孙子王粹,不过我和他早就相识了。只因今日不是读书的日子,他和刘老夫子都没过来。”
“刘老夫子?”
“喔,就是陛下为我挑选的王傅,他全名刘颂,广陵人,是前汉广陵王刘胥之后,也是以前朝廷的廷尉,以善断刑法闻名,所以陛下让他当我的老师。”
原来是刘颂,刘羡听李密提起过,就问道:“是子雅公啊,我听说过!不过是说前些年,他去改任河内太守了吗?”
“早就不是了!”司马玮叹道,“四年前他去守母丧,守孝结束后,恰好原本教我的刘毅公病重,陛下就把他调过来了。”
“你是不知道,刘老夫子个子不高,脾气却极大!他每次来都朝我发火,说我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不守礼仪,一整天一半的时间都在挨骂了,还说我学不进去。他这幅模样,我怎可能学得进去?”
刘羡在一旁听笑了,这确实是他上次认识的司马玮,什么埋怨都藏不住。
但作为刚来的伴读,他免不了要圆几句,以后也好和这些同僚相处,就说道:“子雅公作为王傅,当然不会只想殿下的学业,还要考虑到殿下的形象和将来,他这么做,也是一番苦心。”
司马玮显然听多了类似的话,完全没放到心里去,继续抱怨道:“说起来,陛下虽然给我找了伴读,但同时还让我兼着禁军的差事,每三四日就要操练一次,还有些杂七杂八的闲事,往往十天里,能够专门读书的时候也就两三日。就为了这两三日,还让你们来回奔波,实在是小题大做!”
刘羡对此又劝诫道:
“陛下为殿下找伴读,并不是指望殿下能在伴读时学到多少东西,而是希望三人成众,让殿下养成一些读书的习惯。殿下眼下兼着禁军的要职,可操练又如何影响读书呢?”
“当年吕蒙作为吴军前线战将,与魏军鏖战,夙兴夜寐,命在旦夕,可仍然能卷不离手,挤出时间苦读,最后终成一代名将。而殿下眼下再忙,能忙过吕蒙吗?想要成就大事,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是。”
刘羡说罢,司马玮沉吟少许,而后微微点头道:“怀冲说得有理。”但他随后就感慨道,“可说要成就大事,以后又有什么大事可成呢?”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刘羡身为敏感人士,当即闭上了嘴,没有吭声。
而歧盛在一旁旁听良久,此时他不再沉默,笑道:“殿下说的是什么话?您是皇子,本朝又不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