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受到了老人排挤。
原来歧盛见刘羡和司马玮相谈甚欢,又博学多才,害怕自身的地位被刘羡取代。故而在拉刘羡入伙后,只当是烧了冷灶,什么都没说给他听,也什么都没让他干,私底下的联络沟通,更是一个没有。弄得刘羡成了一个单纯的伴读,也不知道逼他表态是何苦来哉。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刘羡和另一位伴读王粹打过照面,又和王傅刘颂熟识后,就又回到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而在这种时候,刘羡就格外想念小阮公。
刘羡以前跟随小阮公的时候,虽然很感恩他的教导和善意,但发自内心地说,对他的言行还是有些不理解:
小阮公有这样一身好才学,为什么不愿投身官场,反而在山林中隐居自娱呢?就算在官场中难有升迁,但多少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也好过在竹榻上呼呼大睡吧。
但如今刘羡只是稍稍踏入仕途,就已经明白了小阮公的感受:
对于一个人来说,官场是一个大染缸,一旦踏入,就容易身不由己,别说做些什么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了,连想要洁身自好,都是难上加难。相比之下,隐居山林,寄情山水,虽然不能建立什么功业,至少也问心无愧吧。
想到这里,刘羡就给小阮公写信,谈论自己近日来的所见所闻,还有心中疑问。
他在信中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
如果遇到不想结交的人,却不得不虚与委蛇,该如何与之相处,才能自持君子之道呢?
如果碰到草菅人命的事情,自己又没有能力阻止,该如何平衡,才能既不丧失良知,又不危害自身呢?
还有,要用什么办法,到什么地方,才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刘羡写完信后,专门去了一趟阮庄,托阮孚转交给小阮公。
说来也巧,刘羡如今担任始平王伴读,而小阮公就在始平郡担任太守。
始平郡就是以前关中的槐里、武功一带,与汉中、长安、陈仓相毗邻,刘羡一直想到那里看看。毕竟在读过史书后,他听过太多的相关传说:韩信暗度陈仓、冯异赤眉大战,马超奇袭曹操、诸葛亮秋风五丈原……
这些传奇的篇章似乎与自己息息相关,可受于身份所限,自己不能离开京畿,竟一直无缘得见它们发生的土地与景色,这一直让刘羡倍感遗憾。
大概过了一个月,也就是在五月己卯,刘羡收到了小阮公的回信。
弟子来信,小阮公在信中显得很高兴。
他先是安抚了一番刘羡说,人生无所事事的阶段总是很多,就连你的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