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回道:“大人,我进过县衙了,但是没见到县君,据说是熬了夜赶路来的,发令之后就歇息去了。”
“那你有找熟人,探听什么更具体的消息吗?关于县长。”
“打听过了,看城门的韩六说,新县君看上去,是个很和善的人。”
“和善?”在董崇看来,刘羡的作为可和和善不太相干。
“是,和善,但很有主见。韩六说,这位新县君抵达时,大概在寅时两刻,硬是要把县衙内所有吏员们都叫起来,吏员们本来很不高兴,但新县君和他们谈了一个多时辰,就没有再抱怨的人了。”
而董崇却关注在另一个问题上,他问道:“谈了一个多时辰?都谈了什么?”
“这韩六哪知道,好像是一一谈些本职之内的庶务吧,他也听不太明白。”
“还有别的消息吗?他打算如何施政之类的?”
“那小人就不懂了,没有问。”
董崇很快就做出了决断,不管怎么说,作为现在夏阳的第一大姓,董氏的命运离不开县府的动向,他必须注意和县君的相处。强势的要想办法拉拢,弱势的要想办法支配,若是实在不能与之相处的,也要想办法把他调开。
而在如今一片迷雾的情况下,董崇需要先找人探清这位新县君的底细,才好确定具体的行动方针。
想到这,董崇先叫来了长子董衡,吩咐道:“你去一趟临晋郡府,去找王督邮。”
“先给他送几金,联络下关系,再好好问清楚,这个新县君到底什么来头,越仔细越好。”
董横离去后,董崇又先后叫来次子董脩、三子董琛,交待说:“二郎,你去一趟芝兰亭,拜访一下冯余,看他是什么态度。”
“三郎,你也一样,去论功亭找同斌,看他对县长是什么反应。”
“你们一定要讲清楚,如今世道艰难,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不管这个县长是什么人,打算做什么事情,我们三姓都要同进同退。”
“只要我们拿定一个主意,是交好也罢,阴谋也罢,都有谈判的筹码。”
最后他又叫来那个看告示的家仆,对他嘱咐说:“你再去县府一趟,多打听打听,看县府有什么新消息。县长这么急躁,应该是个藏不住事的,必有什么大动作。”
“就算没有动作,至少也会漏一些口风,他不漏口风,他身边的随从也会漏一些口风,绝不至无迹可寻。”
“就这么办!”
就这样,董崇做完了所有布置,可他仍感到有些疲惫和不安。夏阳的生活虽然贫困辛苦,但只要习惯了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