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是赵王殿下定下的,征西军司的官尺与官秤,绝不会出错。”
“好!”刘羡向前走近几步,逼近辛冉,笑道,“请辛椽将这尺与秤,借在下一观。”
辛冉心里一阵发虚,但还是点点头,示意一旁的下属,把尺与秤交给了刘羡。
谁知刘羡看也不看,直接拿来了一个布袋,将这尺秤扔了进去,然后又拿来一张纸,现场磨墨,在纸上写着什么。写完后,刘羡拿着一个朱色印泥过来,对着辛冉道:“麻烦辛冉看看,我写得有没有错,如果没错,您就在上面按个手印。”
辛冉莫名其妙,接过纸张,看见上面写着自己刚刚说的话,声称袋中装的即是征西军司的官尺与官秤。
这时辛冉有些明白过来了,他有些啼笑皆非地拿着手中的纸张,对刘羡道:“你想跟我打擂台?”
刘羡脸色不变,他手中提着装尺秤的袋子,徐徐道:“你现在还来得及撤回你刚才的话。如若不然,你就按上手印,我们把这件事直接报到朝廷,我找太子,你找赵王,看看这袋子里的尺秤到底有没有问题。”
果然是这样!辛冉见刘羡如此镇定,不由在心中冷哼一声,无非就是依靠太子的权势罢了。在临行前,孙秀特地嘱咐过辛冉,如今是贾氏当政,根本不需要害怕太子,刘羡越是搬出太子,越是趁机打击太子党的好机会。
所以辛冉稍作沉思后,毫不犹豫地刮了刮印泥,盖下了指印,而后说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刘县长想吓唬我,可我为国家做事,堂堂正正,可不会被你吓住。”而刘羡则收下纸状,当着众人的面,将其捆起来,然后在封口处盖上胶泥和小印。
然后,他带着胜利者的表情说:“辛椽,您见过太极殿的编钟吗?”
面对这个问题,在场诸人多不明所以,不知道刘羡为什么突然转到这个话题。
辛冉还以为,刘羡是在炫耀自己的京官经历,以及在洛阳人脉深远,不禁冷笑一声,提醒道:“我是没见过,可又如何呢?刘县长就是见过,不也在夏阳当县长吗?”
“不,不,不,辛椽您误会了。”刘羡摇首笑道,“我是说,您知道朝廷是如何用太极殿的编钟定尺的吗?”
这句话一出,辛冉顿时慌了神,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刘羡,又看向身边的这些随从,在场的大部分人都露出茫然的神情。
他们都不知道刘羡在说什么,但听得出来,似乎朝廷有一种标准定尺,放之四海而皆行的方法。
奇怪,难道不是朝廷说度量衡怎么算就怎么算吗?
刘羡也不卖关子,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