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在灭吴之后,除去各军司各都督府以外,非边疆郡县,一律罢兵。上党也是如此,每县仅有百余名左右的县卒,上党郡统共十个县,也不过就是一千名县卒,而且承平日久,并没有什么战斗力。
但孙元闻言,却难免嗤之以鼻,对手下训斥道:“有什么好怕的?莫说现在没事,就是有事!这些胡人能干成什么?”
“听说过凉州和幽州的鲜卑能闹事,还没听说过,匈奴人能成什么事的。”
“不过是一群寄居在我中国的丧家之犬,不剥了他们的皮吃肉,已经是我大发善心了!”
所以,身处这样的言论中,孙元不退反进,他在郡府下令,让把上党郡内大大小小的胡人部族首领,差不多有四十来号人,统统都叫到潞县内的郡府内,要让这些人好好知道朝廷的威风。
也就是这一天,他们到齐了。里面既有郝散这样朝廷任命的匈奴后部帅,也有如同阿符勒这一级别的小部小帅。大家都沉默不语,各自带着四五名侍卫,一脸阴沉地站在郡府前面。
听说人都到齐了,孙元就让郡兵们把侍卫都拦在外面,再把这些首领大人的兵器都卸了,领到大堂内。而他自己则穿了一身奢侈至极的金丝云纹紫绸大道袍,手持效仿诸葛亮风度的羽扇,捻着胡子,施施然地坐在首席上,他没有先立即说话,而是先以自认为威严的眼神扫视了这群人一圈,让他们罚站了一会儿。而后才对为首的郝散斥责说:
“郝大人,现在外面到处在传谣言,说你们有人要造反,你知道不知道?”
这句话一说出来,场内一片骚动,而为首的一个中年人压压手,声音又降下来了,正是匈奴后部帅郝散。
郝散身材高大魁梧,但相貌却长得比较木讷朴素,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就是他的眼角形状奇怪,像鱼尾一样,中间微微凹陷进去了,这更加重了他的淳朴刚健气质。
但在孙元面前,他不得不佝偻着腰,低着头回答道:
“孙府君,您也知道,这不过是谣言罢了,我们在上党定居已经过了三代人,五十多年了,从来都是遵纪守法,没有出过任何乱子,还希望孙府君明鉴。”
但这句话并没有令孙元满意,反而更令孙元心生鄙视,他忿忿不平地想:是啊,五十多年了,这群胡虏,什么都做不成,只配做奴婢。可旁人却不了解这个道理,仅仅因为这一点谣言,就影响到了我清白的官声,真可谓是天大的耻辱。
这种愤怒和鄙视在他的心中酝酿了片刻,很快化为讽刺和嘲笑:“哈哈,郝大人倒是挺会顺杆爬。谣言?先不说到底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