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阻止宗室的成长与崛起。现在年轻一辈的宗王中,已经有了不少新人物。”
“首先是武帝诸子里,成都王司马颖,与吴王司马晏都已经元服了。成都王很有胆色,经常不顾后党的威胁,公然与太子往来。吴王眼睛有疾病,但和淮南王的关系却极好,也持支持太子的态度,有他们两个加入,现在宗室势力大增。”
“再就是当年的陇西王世子司马越,如今已经被封为东海王,在封国大肆收罗人马;与之相同的还有范阳王司马虓,琅琊王司马睿,顺阳王司马畅,平昌公司马模,新野公司马歆,东瀛公司马腾等人。他们同气连枝,相互串联,都有向太子靠拢的意思。”
“不过如今最亮眼的,还数齐王司马冏。他为人仁惠,乐善好施,有其父齐献王(司马攸)之风。被公认为是当今宗室中最有才能者,在宗室的施压下,他已经被拜为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之职了!”
刘羡听下来,觉得这个司马炎设计的宗室制度确实还是厉害,在贾后几乎完全掌握了权力中枢的情况下,竟然仅靠制度本身就又积蓄了大量力量,仅仅四年间,就又将禁军中的不少位置给夺了回来,似乎有了再次与后党分庭抗礼的架势。
他对陆机问道:“那以士衡的看法,现在皇后还压得住宗室和太子吗?”
陆机回答说:“现在来看,宗室的力量虽然有所恢复,但想要与皇后抗争,还是不够。”
“想当年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宫中禁军全是宗室,地方上也有数位宗室担任军区都督。可在如今,宗室大概取回了一半的禁军兵权,这是一件好事,但还远远不够。”
“皇后不会把所有的禁军兵权都交给宗室,眼下的比例,大概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太子想要掌权,就必须获得地方上宗室的支持。”
“如今在邺城的宗王是河间王司马颙,他是偏远宗室,皇后一手提拔的,应该不会倒向太子。而坐镇许昌的则是乐安王司马鉴,如今乐安王已经七十余岁了,在家卧病不能出行,许昌也就还在皇后手里,再就是现在坐镇长安的赵王……”
话说到这里,刘羡听明白陆机的意思了。赵王本来算是后党的人,但如今实际掌权关中的孙秀被弹劾,就有了左右摇摆,倒向太子的可能性。
三大重镇里,本来一个支持太子的都没有,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司马遹是必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暗里获得赵王支持的。
若是刘羡抓着孙秀不放,把孙秀弄下台,赵王跟着下台,那下一个被换到长安的仍然是贾后的人,而且也不会有赵王这样会转投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