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罢了。铁弗人虽然一时得势,但这不过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朝廷势必能调出大量兵力来平乱,也应当是能战胜的。
贾谧他们只是坏,并非是蠢货,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妥协,什么时候应该放权。
而自己眼下身为晋朝官员,在胡人作乱时期趁势起兵,是否有落井下石之嫌?是否会被人说是包藏祸心,背信弃义?
刘羡考虑到这些,在心中反复权衡计算,很难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
可即使难以判断,他仍旧有些难以忍耐,迫不及待了。
但大概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李盛的判断倒是非常直接,他第一句话就是向刘羡泼冷水:“主公,恐怕时机还未成熟。”
听到这一句话,刘羡顿感不满,但他最重视的就是李盛的意见,因此强按急躁,对李盛问道:“宾硕有何言?”
李盛伸手指着刘羡书房里挂着的地图,比划道:“很简单,主公现在若是起事,是在夏阳、河东起事,还是入蜀起事呢?”
“根据传讯来看,铁弗人现在已经攻至北地郡,他们应当会继续向西进军,目标不是秦州,就是凉州。主公若是在夏阳、河东起事,您就拦在了铁弗人和洛阳之间,朝廷即使想要先讨伐铁弗人,也会先讨伐主公这个拦路虎。”
“以主公眼下现在的积蓄,能够挡得住朝廷十万大军吗?更别说铁弗人也容不下主公。”
“您若是直接率众入蜀,夏阳和蜀地山川相隔,千里迢迢,何其之难!主公能带走多少人?”
“更别说现在蜀地的晋军得了关中内乱的消息,也会加紧防御。他们把剑阁和阳安关一锁,您又怎么入蜀呢?”
“从这种种情形来看,都还没到合适的时机。”
听了李盛说的这些,刘羡的面色稍稍沉静,其实这些刘羡也曾考虑过。只不过人总是是会怀有一些侥幸和不甘心,他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故而又追问道:
“老师不是说,他在蜀中为我积蓄有势力吗?不能调动?”
刘羡一直拿不准的,就是李密声称在蜀中为自己所做的布置,他不知道那是什么的布置。他必须将其考虑在内,才能彻底确定什么时机合适。
李盛放下手指,叹气道:“主公,我家大人确实是有一些布置,不过他也没和我细说。他只是撒手人寰前告诉我,主公若要入蜀,需要先去找老主公,拿一件能够证明主公身份的信物,非如此不能启用。”
“信物?要什么信物?”刘羡闻言,有些莫名其妙,但思考片刻后,又有些恍然:古往今来,像造反这样的大事,肯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