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蔡瑁吗?刘怀冲说得好听,还不是想让傅氏当马前卒罢了,他凭什么?
但这话说不出来不太合乎礼义,傅晞只好含糊其辞说:
“这恐怕不太好办。”
“不好办在何处呢?”
在刘羡的追问下,一旁的傅畅再次接话道:
“府君想得虽然好,但未免有引喻失义之嫌。”
“哦?世道说说看。”
“当年刘表能单骑入荆州,是因为袁术尚只掌握南阳一郡,活动于荆州其余诸郡的,无非是些蟊贼,各郡百姓还是心向汉室的。所以仅需团结蒯、蔡等名族,略施小计,就可以执掌荆州。”
傅畅在此处稍顿,直视刘羡的目光,继续道:
“可眼下这情形却截然不同,叛军已经占据北地全郡,郡内的胡人也已悉数投靠叛军,不可计数,相比之下,郡内的汉人不到万人,可谓民心、地利皆不在朝廷。”
“府君若是想要仅靠我等支持,就说要收复北地,未免有些太夸大了。”
听到此处,傅晞再次在心中喝彩,他发现傅畅确实不愧是伯父寄予厚望的神童,思维敏捷确实快过自己数倍,如此堂堂正正地驳斥刘羡,也就免去许多多余的烦恼了。
他再打量刘羡,不免讶异地发现,这位代北地郡守不仅没有消沉,反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傅畅,他笑答道:
“世道说得不无道理,但也有些有失偏颇的地方。”
“是吗?还请府君指教。”
“世道方才说民心所向,这确实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但是推演却有问题。”
傅畅抬眼问道:“是什么问题?”
刘羡侃侃而谈道:“胡人和胡人是不一样的,粗略分来,就有氐人、羌人、鲜卑人、匈奴人、羯人、乌桓人。而每一个大族下面,也分为不同的部族,如鲜卑人中,知名的就有拓跋鲜卑、慕容鲜卑、段部鲜卑、宇文鲜卑。”
“匈奴人也是如此,在朝廷的控制下,匈奴被分为五部,在朔方和鲜卑人杂居的被称为铁弗。之前还曾经因为地名被分为什么卢水胡、屠各胡。”
“如今作乱的主要是铁弗匈奴,以及出身上党的后部匈奴,这些胡人并不团结。齐万年起兵,除了铁弗匈奴和后部匈奴会死战后,其余各部的胡人跟着作乱,无非是厌恶孙秀的苛政罢了。”
“没有人会向往战争,所谓人心思乱,要么是走投无路,要么就是一小伙人煽动罢了。据我所知,北地郡内的铁弗人并不多吧?多是些马兰羌跟着起哄罢了,只要我们击败其首领,分而化之,民心自然就会再次倒向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