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扫视之下,敏锐地发觉出了些许不对,他唤来正在造饭的都尉丞刘义,指着塬下同样在造饭的羌人说:
“昭伯,你看看,塬下的羌人是不是变多了?”
刘义是徐州彭城人,今年刚满三十岁。他擅长弓术,眼力也好,顺着张光所指的方向看去,端详了片刻,回答道:
“都尉,好像是多了几百人。嗯,不对,差不多有小一千了吧?”
“一千人……”张光轻轻点了点头,“奇怪,如果是要围困我们,现在羌贼应该够用了才对。他们怎么会加人?”
“八成是围不下去了,准备强攻吧!”
若是在两个月前,刘义还有些畏惧,但在现在,他已经视若等闲,对着张光取笑这些羌人道:
“不过这有什么所谓呢?多亏了都尉挑的好地方,不管他们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进攻,我都毫不畏惧。”
“人马再多,你也不惧?”
“别说现在他们有五千人,就是再来七千人八千人我也不怕,照样痛击他们。”
“要是齐万年亲自来了呢?”
“哈哈哈……”刘义大笑起来,他的笑声让周围士卒都感到振奋,然后道:“齐万年带着叛军主力亲自来,这样的仗才值得一打。”
虽然刘义说得夸张,但周围的士卒们都露出赞同的神情,因为这两个月来,他们已经不知道打退了叛军多少次进攻,这是事实带来的信心。
张光为此倍感欣慰,可这并不能解除他心中的疑惑:“还是有些不对劲,这些乱羌吃过教训,所以应该明白,若只增加一千人马,是攻不下梁塬的。”
“是吗?”刘义对此也有些迷惑,但他到底不是张光,不需要为决策负责,故而想不明白就不去强求,笑道,“不过既然对我军没什么影响,都尉也没有必要操心。”
但张光仍然在思考,此前在河东的失利令他不敢放松警惕,在心中猜测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情况:
如果对面不是援军,那要么就可能是前来投奔的羌人,按照此前他们宣传的那样,朝廷又打了一个大败仗,那羌胡前来投奔响应也很正常。
不对,若是前来投奔,为什么不去泥阳呢?泥阳应该也被羌胡占领了啊?这是否意味着,在泥阳方向出现了变动?
莫非是胡人内部出现了分歧,开始进行内斗了?亦或是塬下的羌人久围无功,叛军决定替换掉他们?
张光想了很久,数个可能在脑中斗来斗去,到底没有斗出一个结果。至于有人收复了泥阳这件事,他更是想都没有想过。毕竟身为晋朝官僚十数载,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