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着吧,要不了一个月,我就能从这里出去,而且官复原职。”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管怎么说,孙秀是同时搭上了后党与东宫两条线,可谓是如鱼得水,两头通吃。在好友辛冉的招呼下,孙秀向贾谧和司马遹同时行贿,然后拖着拖着,朝堂内就没有攻讦他的声音了。再拖着拖着,孙秀就无罪释放了。
无罪释放的理由很简单:梁王也没能成功平叛,其余罪名又证据不足,加上孙秀举荐刘羡有功,所以功过相抵,孙秀仍旧是赵王长史。
接下来的这些时间里,孙秀拿着从关中搜刮来的钱财,打着司马伦的名义,大肆讨好贾后,还有贾后之母广城君。这导致司马伦虽然不再担任方面之任,但得到了车骑将军、太子太傅作为补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殿下,只要您把事情都交给我办,我孙秀担保有一日,将来连天下都是您的。”
孙秀这么对赵王司马伦打下了包票,然后在朝中各势力相互对峙之际,他左右逢源,联络情谊。
对于后党,他担保说,赵王的权势都是皇后与鲁公给的,他一定会支持皇后与鲁公执政,只要赵王能有一席之地。
对于东宫,他担保说,赵王是宣皇帝的儿子,不为太子效力为谁效力?赵王一定支持,只要将来有一席之地。
对于诸王,他担保说,赵王是宗室里的长辈,大家应该相互亲近亲近,不管怎么说,一家人不能生分了,只要团结一心,没有什么是办不成的。
按理来说,这么多家投注,在政治上是一定会被众人所排斥的,没有人会欢迎没有立场的人。
但一来是孙秀处理得好,他明面上对贾谧声称,赵王这是帮后党稳住大局,暗地里对司马遹声称,如此可以获取后党更多的情报,双方又不可能去对账,自然也无法拆穿他。
二来是赵王司马伦的无能是出了名的,既不会军事,也不懂政治。大家本来就看不起他,这样一个人没有政治立场,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你不能要求文盲会赋诗一样。
三来是孙秀确实是天才级别的政治掮客,他深知司马伦的优势就是被人看轻,所以往来间除了单纯的吃喝玩乐外,从来不主动谈国事。但他却在服侍的侍女中安排信徒,越过诸王,大肆结交诸王门下的门客。通过这种方式,半年下来,他对朝中的动向可谓是了如指掌。
在得知朝中陷入了选将难题后,孙秀立马去金谷园求见贾谧,向其提议道:
“殿下,这有什么可犹豫的,应该立刻去请上谷郡公出山啊!”
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