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皮,那可就真是物伤加法伤,先骨折流血,再感染杂菌生病。
李诺认为,驯化此类真菌只需用到稀释涂布平板法即可,但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天,你制作了10份10的菌悬液,并完成种植工作。】
【第六天,你从10份样本中筛选出了没有杂菌污染的样本,一共3份。你对这3份样本进行重点栽培,其余的样本做无害化处理。】
【第十七天,样本茁壮成长,震动蘑菇顺利出菇,但意外发生了。】
【某个震动蘑菇在成长时发出了较为强烈的震动,使得附近的震动蘑菇硬化并互相攻击。】
【骚乱通过震动传导至其它容器,震动蘑菇陷入混战。】
【容器被毁,培养基与营养液流失,震动蘑菇死伤惨重。】
【最终,仅剩的两个震动蘑菇同归于尽。】
【实验样本无一幸存,本次模拟失败。】
离谱。
为什么会有个蘑菇突然抽搐一下?
它要是没有发出震动,也就不会有一系列的骚乱了。
李诺按压太阳穴,定了定心神,再次进行模拟。
后续的十分钟里,他经过反复模拟确认了一件事。
震动蘑菇出菇后的72小时内,菇体必然出现震动现象。
既然避免不了,那就换个思路,只种一个蘑菇试试。
然而这个思路也行不通。
单个震动蘑菇发生震动后,会因为自己造成的震动进入攻击状态,致使容器被毁,培养基和营养液流失。
好消息是,蘑菇没有毁坏,可以继续栽培。李诺命令系统选用新的容器,重新栽种震动蘑菇。
系统却告诉他,由于重新栽培时出现了震动,震动蘑菇发起攻击,导致其余容器均被破坏,实验失败。
由此可见,如果无法避免自然生长过程中的震动,李诺可能得换一套更为坚硬的容器,才能顺利驯化震动蘑菇。
那么,问题来了。
野生的震动蘑菇为什么没有出现自相残杀的场面呢?
废墟区的人遇到这种蘑菇的时候,它们长得遍地都是,完全看不到互相厮杀的痕迹。
这与模拟过程不符。
李诺敏锐地察觉到,关键可能在杂菌污染上。
野生震动蘑菇上的杂菌可能带有抑制震动的效果,这才避免野生震动蘑菇在生长中发生震动。
针对杂菌展开研究,说不定能发现一种与抑制震动有关的产物。
“可惜,我的时间不够用。”
李诺苦恼地搓了搓下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