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也即约10亿台统一力场相关设备的要求后,在这个数字之上,相关设备数量越多,能释放的能量便越大,探测精度便越高,预测准确率便越高,最终杀伤力便越大。
这种机制决定了无论李青松储备多少台统一力场相关设备,在真正发起进攻之时,都只会一次性全部用完。
原因很简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令十万艘战舰受损,不如摧毁一万艘。
李青松不可能将自己储备的统一力场相关设备分成两拨,分成两次进攻。那样的话,可能每一次进攻的威力都不足,最终什么战果都收获不到。
要么不发动,要发动就发动能力范围内最强的进攻!这,才是统一力场的战略意义所在。
再加上统一力场相关设备的复杂度与精度要求俱都极高,就算以李青松的工业实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制造,种种因素集合,便最终造就了统一力场“一次战争只能使用一次”的局面。
既然只能使用一次,那么储备太多克隆体就没有了意义。
在常用克隆体之外,储备35亿名专门准备进行统一力场进攻的,再储备15亿用于补充常用克隆体的,加起来便是总计100亿名。
此刻,李青松便一边进行科技研发,一边储备克隆体,一边储备统一力场相关设备,在这三方面之外,还进行着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之前与哈维勒文明的战争之中,悟空ai仅发挥出了常规水平的作用,表现虽然合格,但只是平平而已。
这是李青松不能接受的。
面对智械天灾这样的强大对手,无论哪一方面,自己都必须要提升到可能范围内的极致,才能有获胜的希望。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耽误了许久的事情该去做了。
展开实弹演习,训练悟空ai!
于是,原本已经恢复和平的太空之中再度燃起了隆隆炮火,平均每天都会有上千艘无人战舰被击毁。
而除了无人战舰之外,星际炮台、地雷、导弹、炮弹、卫星、探测器等等等等无人作战设施的消耗量更是攀升到了足以让普通强核文明瞠目结舌的地步。
李青松肆无忌惮,毫无顾忌的发挥着自己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全力以赴供应着实弹演习的消耗,全力以赴的培育着悟空ai,让它得以快速成长。
时间便在李青松的一片忙碌之中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是十余年过去。
在这段时间之中,天琴座g16星的恒星活动一直维持着那种具有生物标志的模式。
但因为没有给自己造成其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