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则上需支付一半的稻谷和一半的现金,实在拿不出稻谷全部支付现金也行。
不过显然是方唯多虑了,铁燕红前脚到二队,后脚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就来了。为了提高效率,所有的稻谷须直接交给收购站,然后拿着收据给二队,可以抵扣换购金额。
等换购全部结束之后,收购站会按照收据的总额,一次给二队支付现金。
这就等于是多了一道监督,保证稻谷不会大量的额在外流通。
可能是方唯这些年的信誉很好,只要是他搞出来的稻种就有人买账。8万斤【南光二号】稻种全部换了出去,二队收获了8万斤稻谷以及61600元现金。
愿意用稻谷换的生产队少,反而大多数都是用现金支付。
队里随后交了公粮和征购粮,又给社员们发放了口粮,除了各种种子试验材料不算,库存还剩下22.8万斤稻谷。
接下来的【南光一号】三代稻种就不能这么换购了,全部以现金计价,按照最高一等的稻种收购价,每斤1.08元计算。
挑选出来的7万斤【南光一号】三代稻种被一抢而空,二队总共收入了75600元现金。
这两笔收入就有十几万元了,二队今年的效益肯定会很好。
“三哥,还是以前看着在谷仓里堆积如山的稻谷过瘾。不过也没有办法,现在上级要求咱们不能大量的换购粮食,收现金咱们其实是有点吃亏的。”
喧嚣散去,二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算算账,有得有失,总体上比以前要吃一点亏。
“吃亏是福嘛,大家别往心里去。说实话,头两年县里和公社都是睁一只眼闭一眼,真要是稻谷库存太多了,那就有问题了。”
方唯知道二队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往后生出来的稻种或者其他作物的种子,都得从正规的国家收购渠道走。
然后有关方面会按照二队上交的稻种数量,折算公粮和征购粮任务,剩余部分支付现金并给二队划拨一定数量的稻谷和饲料。
一个人一年撑死了1000斤稻谷,像往年那样,谷仓里动不动就库存几十万斤、上百万斤稻谷的情形,恐怕很难再现。
这些都是上次唐泽和他在山岗上谈心时说的,他记在了心里。
中午。
方唯和盘莲一起到了大哥家吃饭。
吃了饭,方平问三弟:“你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为什么这次换购基本上都是现金交易,而不要稻谷了呢?”
“咱们的做法其实不符合政策,长此以往肯定会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