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清河一号】稻种,却大获成功。
成功指的不是稻种的产量,清河一号的平均亩产还是未能突破650斤。而是【清河一号】的推广很迅速,目前的产量已经可以满足全县的农业生产需求,而且已经开始向外县渗透。
清河县农业育种基地有水田一万亩,其产量自然不是小小的二队可比的。
不过【清河一号】在各方面和【yx-032】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第一是产量的差距,第二是口感上的差异,第三是高抗性的差异。
但即便是【清河一号】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却有一条无比重要的优点。
那就是可以自主培育三系材料,不受土地的制约,不受产量的制约。因此,【清河一号】的推广速度才会这么快。
意气风发的常温元发来了邀请函,邀请方唯去清河县参加【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清河县农业局主办,邀请了地区和省里的部分农业专家,就说连地区的领导都会过来捧场。
方唯这次没有给常温元面子,马上就要到采摘季了,大队的事情太多,他实在是走不开。
另外,他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往后的路需要对方自己走下去。
清晨。
方唯和盘莲一起走进了大山。
他们这次进山的主要目的是查看野生林的情况,为接下来的采摘做准备。同时,他们还要去原始森林里采摘一些珍贵的药材,大概有十几种药材,在其他地方都快绝迹了。
无论是采取什么办法,他俩都会想办法将这些趋于灭绝的草药保护下来。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人工栽培,方唯暂时不打算将这些草药移栽到大队的山林,而是移栽到距离较近的那几处做过标记的山林地带。
原因很简单,那几处地点的加速生长属性,几乎调整到了极致。
他需要抢时间,没有耐心年复一年的操心这事儿。
两人先去了野生枇杷林,沿着这条线路随后去了野生板栗林和野生油茶林。这三片野生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扩大,直到指定区域的边缘才会停下来。
盘莲觉得这些野生林木比去年又长高了不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三哥,今年的采摘收获又会大幅增加啊。”
“应该是的,我感觉产量最起码要增加三成,或者更多。”
方唯看着眼前的景象,满心欢喜。
这几片林子虽然都是野生林,可在他将其纳入了【育林采摘区】之后,就等于是他亲手创造了奇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