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的专家细细审核了这份手稿,无不感到非常的震惊。
尽管方唯已经尽量贴合这个时代了,但有些东西却已经超越了专家们的认知。难怪人家起的书名叫【杂交育种技术手册】,这份手稿完全可以当做杂交水稻育种的技术指南。
其内容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做操作性,而且理论体系也很完备。
“真是不可多得优秀著作。”
专家给出的专业意见高度一致,那就是出版社淘到了一本用优秀都不足以形容好书。
出版社的主编大喜,马上决定出版此书。
不久后,方唯接到了这辈子的第一笔稿费,一共是400元。
这年月也是有稿酬的,50年代的稿酬要高一些,反而是到了60年之后,稿酬还降低了,降低的幅度大约有一半。
一本足以改变大多数人命运的科技著作,稿费只有区区的400元,这要是在方唯的前世,说出去谁信?
方唯不在意这些,他还挺高兴。要真是在乎能赚多少钱,他就不会公开发表这本手册。
当然,这本手册严格说起来应该叫入门篇,后续应该还有基础篇、进阶篇、精华篇等等。也就是说这本手册涵盖的只是最基本的东西,方唯并没有把全部干货拿出来。
一下子拿出来的干货太多了,反而不是啥好事。
这本手册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等效果不断地衰减之后,方唯会适时地放出更多的东西。
“三哥,你成为大作家了啊!不对,不应该叫作家,应该叫农业领域的科学家才对。”
出版社在寄来稿费的同时,还寄来了几本样书。
方家这两天热闹非凡,不断有人来欣赏方唯的“大作”,都快把他捧上天了。
盘莲尤其高兴,自己的男人有本事,她也会觉得脸上有光彩,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提一句男人出书的事情。
出版图书,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大家在替方唯感到高兴的同时,对他的崇拜之情愈发的热烈。就一本书,让方唯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他不仅仅是瑶岭公社的骄傲,也是全县人民的骄傲。
年轻的大队支书、全国代表、南光系列高产稻种的发明人、农业科学家,大作家等等,一连串的头衔被大家按在了他的头上,走到哪儿脑后都自带光环的。
“莲,别人触碰你男人也就算了,怎么家里人也跟着吹捧啊?”
方唯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想让盘莲冷静一些。
“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