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居】工程一期即将完工,到时候可以让瑶寨的人前去参观,以便为接下来的瑶寨改造工程献言献策。
方唯对于现代建筑还是心里有数的,但对于像瑶寨这样的木制建筑群,却不怎么了解。
所以,在制定改造方案的时候就需要大家群策群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这项工程。
说实话,瑶寨的条件要好于下塘大队,人口少、人均耕地多,未来的经济实力一定会很不错的。
“好的,三哥,我这就去安排。”
王松林按照方唯的决定,给大家分了在菜籽油。
阿公和王竹韵都有,阿公分的东西寨里会派人送下山,而王竹韵分的东西,寨里会给她折现。
这次正好方唯在这边,走的的时候就把59斤菜籽油顺便带了回去。
接下来。
队里也完成了榨油工作。
这一季队里收割了640500斤油菜籽,共榨出来211365斤菜籽油。
【采收农作物,点数+640500,总点数:13647390点。】
队里决定按照平均每人80斤菜籽油的标准进行分配,一共分出去了160000斤菜籽油,剩下的51365斤菜籽油归入了库存。
说实话,目前队里的各家各户,谁都不缺油水。
年初分了菜籽油,到了秋天还有茶油,人均食用油的拥有量比城里人不知道高出多少倍。要知道,城里人每个月的食用油供应量可是按两算的。
如今的下塘大队和瑶寨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队”,谁不羡慕这两个大队的生活水平?
说不好听的,大队的年轻男子找老婆,挑选的余地大了去了,毕竟县里的年轻姑娘都以能嫁到下塘大队为荣。
至于队里的年轻姑娘,谁都不希望嫁到外面去,都想能在队里找到中意的另一半。
“三哥,有件稀奇事和你讲一下。二队有个男知青,准备娶方文书的妹妹,说是懒得回城了,以后就在队里安家了。”
这天。
郑虎来找方唯谈工作上的事情,谈完之后,他有讲了一件趣事。
二队的一个男知青打破了常规,把方文书的妹妹追到了手,而且已经去提了亲,方文书的家人也答应了。
不出意外的话,两人最近就要领结婚证。
“看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底的,总有人会向现实低头。不过,这个男知青靠不靠谱?别到时候又整出什么事来。”
方唯很有感慨,知青们也不容易,有的甚至十五六岁就到了这边插队。
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