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又是大名鼎鼎的郭侃的爷爷。相当于白捡了个卫青,后面还跟了个霍去病。
第二天早上,赵朔将二人招来,问起他们的家眷。
石抹明安的家眷就在桓州,不需赵朔操心。郭宝玉的父母老婆在老家华州郑县,那里郭家的势力根深蒂固,也完全不用担心。不过,他的儿子郭德海已经从军,如今在山东和当地起义的农民军交战,手下有一个谋克。
郭德海的儿子郭侃,今年才两岁,也在山东。
尽管郭德海也有些自保之力,但郭宝玉对儿子和孙子的安全还是有不小的担忧。
赵朔马上表示,可以派一队夜枭前往山东,将郭德海和郭侃接来。
郭宝玉千恩万谢。
然后,才谈起了战利品分配问题。
郭宝玉不懂蒙古人的规矩,小心翼翼地道:“其实,我手下的千户,八成披了铁甲,兵刃也不缺,就不必分战利品了吧。”
“嗯?”
赵朔微微皱眉,道:“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我蒙古军,最重赏罚公平,难道我还能给开个特例?”
“下官不敢!”
“那该拿多少战利品,你就收着。”
赵朔想了一下,道:“这次浍河堡的战利品,本驸马拿了七成。你们两个就分这七成中的一成,郭宝玉你是首功,拿六份。石抹明安,你是次功,拿四份。”
郭宝玉能拿总战品百分之四。
听起来是不多,但是战利品多啊,绝对数量相当不少!
铁甲四千五百具,甲骑具装五十具,马两千四百匹,神臂弓二百七十具,金五百两,银三千两,各种布帛两千匹,粮食一千二百石。
这是什么概念?
不说别的,单说这铁甲。
郭宝玉麾下总共才一千人,其中有八百人穿了铁甲。
赵朔却直接给了他四千五百具铁甲。
现在平均下来,一人穿五件铁甲都有富余。
更何况,赵朔还给了他非常珍贵五十具甲骑具装
等根据账册,把应得的战利品清点出来,郭宝玉被这么大笔财物砸得脑袋晕乎乎的,直觉这次投蒙古真是投对了,投在赵朔驸马麾下更是投对了!
人家分钱,是真大方啊!
石抹明安虽然分的战利品,比郭宝玉少了些,但绝对数量也相当可观。
再说了,谁让人家郭宝玉领先一步立下了首功,他石抹明安拿的是次功呢?
这是人家郭宝玉应得的。
当即,和郭宝玉一起,谢过赵朔的赏赐。
赵朔非常高兴,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