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赵朔补充道:“如果财物过多,可以分给这些男丁一些。以后咱们再去攻打,可就会容易多了。”
蒙古军人数太少,只能攻下城池,劫掠一番就离去。
所能带的物资,只不过是些金银细软罢了。
其他东西,包括珍贵的粮食,多数情况下只能付诸一炬。
但话说回来,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城外的贫苦农民,就意义太过重大了。
金国现在是王朝末年,贫富差距极大,恐怕稍微漏出点东西,就是这些贫苦家庭一年的收入。
而这次蒙古军到来,那些贫苦农民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赚了这么大笔钱。等蒙古军再来的时候,他们会干什么,那还用问吗?恐怕蒙古军还没到,就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铁木真瞬间秒懂,向着赵朔赞赏地点了点头,道:“阿朔的法子甚好,就这么办了。”
他甚至懒得再费唇舌,说如何攻城,而是道:“发动起民壮来,就该攻城了。咱们到底该怎么办?阿朔,你说说。”
赵朔其实早有预案,道:“首先,咱们应该派人喊话,如果肯投降献城的话,咱们就只征金狗府库中的财产,以及家产在一万贯以上富户七成的财产,和一万贯以下富户的一半财产。
所谓富户,就是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上的人家。
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咱们不会收一文钱。非但如此,如果他们举报富户隐匿财产的话,就能得到那些隐匿财产的一成。想必,那些富户是肯拿钱买命的。”
其实,三十贯钱的标准,就是金国官面上签军的标准。
朝廷总是要脸面的。
三十贯钱以上的家庭,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出一丁从军,家庭还是能活的下去的。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再出一个丁,那就真的要逼死人命了。
不过,在实际执行上,这些兵役其实就是被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承担了。
以至于,金国几乎每次大规模签军,都会爆发农民起义。现在山东的农民义军“红袄军”,还和金国朝廷的兵马激战正酣呢。
赵朔干脆就定下了三十贯钱的标准。
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是真的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还不如直接拉到蒙古一边。
至于说,如果那些富户舍不得一半的财产怎么办?
那没办法,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舍不了财,就只能舍了全家的性命了。
“如此甚好。”忽难连连点头,道:“这样以来,城外的农民,城内的平民,都成了咱们的盟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