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丰盛际遇升起了感恩之心。
就连特莉丝这位“魔女”都听得痴痴入神,一时间陷入了沉思和回忆之中。
随着乐曲进行到后半段,罗杰能够明显感觉到自身和在场的听众发生了某种若有若无的联系。
那是规则的传播和深化、这变化使得罗杰的精神力出现了少量的增幅,他也明显感受到自己对于“正能量”规则的掌握加深了一点。
罗杰也因此对“作曲家”为何能扩散规则的原因多了一些了解。
事实上,这是“歌手”第二条扮演守则的进一步延续,只不过内容有了一些变化:
“作曲家”是情结的虚构者,能够通过乐曲的编织将有着不同经历的人拉入同一种体验中、共享同样的感受。
哪怕头脑中的场景天差地别,但共同的情结就几乎等于共同的认知,而规则以这里作为切入点、将听众卷入其中。
“这应该也与‘锚’的产生有关。”
罗杰听着《四季·秋》,在心中产生了这个明悟。
对于七神教会来说,他们需要通过被认证的经典来统一认知、从而让信徒建立对自身所信仰神明的正确认知,这样神秘学锚定才能发生。
所谓的尊名和神明的称号,实际上都是辅助手段,最核心的信仰机制实际上还是信徒对于神明象征的直觉性感受。
例如风暴之主的尊名就是“空之王,海之皇,天灾君主,风暴之神”。
对于那些需要出海和经常面对天灾的人来说,他们就会本能地出于畏惧和企盼平安的心理去信仰风暴之主、并诵念祂的尊名。
这种直觉性的心理会成功地指向“天灾君主”、“海之皇”这样的意象,从而为风暴之主建立起稳定的锚。
但“作曲家”获取“锚”的方式并非是通过统一认知,而是通过乐曲自己的表现力和其中铭刻的规则、促使听众建立起对应的直觉认知。
只要代入了乐曲,就会产生对应的情感共鸣、受到对应的规则影响,进而成为“作曲家”的锚。
一曲演奏完毕,听众们先是短暂沉默。
之后,震耳欲聋的掌声响彻宴会厅!
那声音之浩荡让罗杰都产生了片刻的错觉,仿佛自己面前的不是几十人,而是数百位听众!
“对了……我听到的应该不只有现场的掌声,应该还有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罗杰很快悟到了这一点,心头起伏间、他双手合十、对着鼓掌的听众致以最真诚的感谢。片刻后,情绪的激荡和掌声重新归于了平静,埃德萨克王子激动上前,给了罗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