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工要求多。
限制罗三家豆腐生意的关键,还是销路,一天两斗豆子,往往也难以卖掉,卖不掉的就会降低利润,豆子换的多,利润也会降低。
“确实也不容易啊,半夜三更的磨豆腐做豆腐,还要起早赶集叫卖,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辛苦,也只是勉强糊个口罢了。”
“那我们的油豆腐泡得卖多少钱才有赚?”
“先做出来再说吧。”李逸道。
跟罗三娘聊了这么多,他算是明白了,要赚钱,关键不是单价,还是要取决于市场定位,目标客户,以及销量。
要是跟罗家以前那样一天就做两斗豆子,还经常卖不完砸手里,那根本赚不到钱。
无极东院的西厢厨房里,
李逸准备试炸油豆腐泡,其实如果以后要专门炸油豆腐泡,做的豆腐还得要调整卤水等配方,一斤干黄豆,最好是磨九斤浆,先把第二遍浆和第三遍浆混合一起煮,不能煮开,煮到八九十度就出锅,跟第一遍的生浆混合,然后点卤。
压水也有讲究,豆腐坯的含水量最好是控制在老豆腐和豆腐干之间,差不多就是一斤豆子出两斤豆腐坯。
李逸知道这个,是因为以前小时候,他奶奶每到过年前,会自己炸油豆腐,年年看也就学会了。
今天卖剩下的老豆腐已经挺干了,
将就着用也可以,把大块的老豆腐切成较麻将块大小,
架起陶锅,生火,往锅中倒入油坊伙计送来的蔓菁子油。
“炸油豆腐泡的关键是先低温炸,温油时入锅,这样豆腐就能在锅里慢慢膨胀,油温不能高了,不容易起泡,还容易爆,也不能乱搅动,再就是不能炸太久,要不然豆腐泡会喝油。”
李逸一边动手炸,一边把各种细节要点全都告诉三娘,他可没打算以后自己天天炸油豆腐。
“等到这些豆腐泡都膨胀起来了,这时就要添火,提高油温,这一步是高温定型,不能炸太嫩,否则捞起来后会瘪掉,就不好看了。也不能炸太老,这样表皮太硬,还特费油,口感也不好。”
“你感觉差不多时,可以先捞几个出来看一下,如果会瘪,变再炸一会。”
“如果你坯子下锅,发现油温太高,结皮,不膨胀,就赶紧先把火抽了,将坯子再捞出锅,赶紧在豆腐泡上洒水,待发软后,重新烧火,控制好油温后再炸。”
李逸很有耐心的讲,三娘也听的极为认真。
为了能够教好,他特意每锅只炸一点,这样一遍遍的教导后,三娘也都搞明白了,最后李逸让她来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