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笼饼都要卖二十文钱,咱也不能卖太便宜吧?”
“五文一碗怎么样?”三娘觉得卖五文也有利润,毕竟一斤豆子能出十碗。
李逸却摇头,得按其它物价来啊。
“要不十五文两碗?”
“那别人只吃一碗?八文一碗?”
“一碗十文,第二碗半价。”李逸笑道。
“啊?”
“别啊了,赶紧吃,吃完咱们就下去摆摊开张。”
早餐就是三娘自己做的豆浆、豆,大家都沾了光,尝到这美味。
趁着天色还早,
众人一起帮忙,把三娘做好的几桶豆浆、豆抬到院下的北岸桥头树下,
支起一张简单的木案,摆上一摞陶碗、木勺,就算开张营业了。
这头一天营业,产品也是极简,就原味豆浆和原味豆两种,既没有搭配的油条、馒头、包子,也没有小米粥、糯米饭、胡麻煎饼等,更没有酸豆角、辣萝卜丝、酸辣海带丝这些开胃小菜。
豆浆、豆只有一种调料,可以按顾客需求加点盐,撒点葱,其它的白、蜂密、酱油这些自然是都没有的。
定价也是按李逸建议,十文一碗,第二碗半价。
这个价比赶集卖豆腐利润还高一些,
“有人来了,”三娘激动的喊道,桥南岸的路上,有一伙人正赶着骡马过来,七八个人,十几头骡马,应当是个商队。
这么早,李逸估计不是早上才从长安城出来的,应当是早上从韦曲过来的,看这样子,大概是要往子午关去。
这种长途出行的商人,正是李逸心中的目标顾客。
附近路过的村民,可没多少人舍得喝豆浆吃豆的。
“赶紧吆喝起来吧,”李逸笑道,还让狗剩几个去把准备好的草抱来。
那行人刚上桥,三娘就赶紧马上勺了碗豆浆和豆摆在桌上展示。
“诸位这是一早从韦曲来,要往子午关去?这大早上就已经走了十五里路了,这里歇歇脚吧,我们这有热乎的豆浆和豆,都是刚做好的,十文一碗,第二碗还只要半价。”
三娘是个胆大的,从小跟着她爹赶集卖豆腐,也是能说会道,毫不怯场,直接就迎上前招呼。
“我们带了干粮捏。”一名汉子道。
“带了干粮也歇歇脚,我们这有免费的甜井水,喝口水歇歇脚,也让骡子歇脚饮水,我们这还有些干稻草可以让骡子嚼几口。”
她这般热情,弄的带队的那个老头倒是印象不错。
“我们也常走这条路,以前这也没见有摆摊卖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