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理事会有九名理事,监事会有八人。
这些人不是朝廷官员,就是地方豪强,起码也是个乡佐。
杜三郎和郭二郎最后都没好意思进,九个理事都是乡长乡佐,八个监事都是流内品官。
约定每年十二月算数,敬孔子,也就是做校会,这也是算账、审计的日子,当然也是这些校会理事监事,还有一众捐赠的地主豪强们相聚的日子,
算算账,吃个饭,然后给优秀学生发奖学金,给大家再发点纪念品,甚至分点猪肉啥的,
大家不拿工资,但年底了发点节礼也是应该的,最重要的是,这么多人借这机会聚在一起,也是交流感情,拉拢关系,扩展人脉的好时机。
就算大家都只是小官小吏、地主豪强啥的,也一样需要人脉关系的。
对于李逸来说,不仅成功办起了无极小学堂,无极校会的成立,更是意外收获了。
这九个理事八个监事,放在乡里那都已经是人物了。
最后李逸看杜三郎和郭二郎、王里正他们有点失落的样子,就又提议给他们授予了名誉理事,
最后是把十三个出资捐赠较多的地主豪强,都授予了校会名誉理会。
以后,捐赠上了一定数量,也可以授予名誉理事或监事,甚至是名誉校长。
五点多,
学校的晚饭吃完,
可孩童们却还都在学校的大树下、廊下玩耍着,并不愿意回家。
李逸也是让三娘带着一众官吏豪强们又顺便参观了下自家的豆腐作坊,油豆泡、腐竹、纳豆,还有在后面窑洞里制作的霉豆腐等,
李逸给一众宾客每人送了一份作坊礼包,
结果不少人大方的又买了不少,倒又是个意外收获了。
孙伏伽对李逸送的腐竹豆泡纳豆这些挺喜欢的,不过他更看中的是李逸的三字经,
“今日李郎上课时贴板上的那十二张大字,能否割爱赠我?”
“只要孙公不嫌弃,无逸高兴还来不及呢。”
孙伏伽有点遗憾只有十二句,若是有瘦筋三字经全篇就好了。
“以后来长安,记得来万年县衙找我,”孙伏伽今日也是旬休抽空来的,此时也终究是要告辞回城。
李逸对这位挺有好感的,人家进士出身,现在还是七品法曹,在长安城也是小有权势的人物,还能在这呆这么久挺好的。
“孙公慢走,下次若去长安,定去拜见。”
“咱们以后师兄弟相称便是,不必那么见外,有时间了定要给师兄写一副三字经全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