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也是丝路要道,繁华商埠。还是西王故里,佛道圣地。
城外路上两边,都是高大的柳树,郁郁葱葱。
官马大道上,也能看到有商旅驼队,
刚经历战火洗礼,被中断了半年之久的安定丝路,又重新恢复了。
城门处,还有商贩在卖月饼。
“啊,明天就是中秋了,”杨悰有些感慨,这位杨参军,以前是李世民的隔壁邻居,李渊父子兵入长安后,李世民便把这位邻居征辟来自己王府参军事。
而那位苏典签,出身武功苏氏名门,他爷爷是隋朝宰相苏威。
城门口,
有不少商贩进出,
一队唐军在检查进出的人和货物。
李逸他们出示自己的鱼符告身,被客气的放进城。
周长二十八里的城,确实很大了。
尤其是城墙特别高,还有瓮城、城壕,加上前河后山,很不好展开部队进攻,
想强攻,真的很难。
入城后,泾州城布局跟长安城很像,也是一个个坊。
“泾州城有多少个坊?”
“泾州有内外两城,各有十六坊。”苏勖道。
三十二坊,已经很大了。一般的县城,也就是四坊,十字大街把城里分成四块,隔成四坊。
而上县,或是下州城,可能是八坊。再大点的城,十六坊。大十字街套小十字街。
而能有三十二坊的,那已经是总管府级别的城市,诸如泾州、凉州等。
也就长安、洛阳,能有一百多坊。
外城大部份是川地、山地,内城主要在川平地。
城墙高五丈,宽近三丈,墩厚无比。
前不久还打生打死的唐、秦两军,现在陇右军摇身一变,改旗易帜,也成了唐军。
李逸来到总管府,
这里是李世民的临时帅府,
发现好多生面孔,一问才知都是陇右军的高官大将。
甚至薛仁杲和他的兄弟,也一样是李世民的坐上宾。
李世民远远看到李逸来了,高兴的向他招手。
“殿下。”
李世民满面红光,这些天忙着善后,虽然事多,但已经很轻松了,他还每天带着薛仁杲、宗罗睺、翟长孙、褚亮等人去打猎呢。
“还以为你赶不上明日中秋庆功宴呢,这次大捷,你可是立有大功,庆功宴可少不得你。”
这话听的让李逸很享用,虽然他知道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但李世民却说在向长安奏捷的露布中,也记录了他的功劳。
李逸的功劳主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