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军官,原来是左骁卫的队头丘神俨,“啊,原来是丘兄,你们这是?”
“浅水伯没听说么,今日李密入京,圣人下旨迎接呢。”
原来如此,
李逸在长安,也听说了中原的大战,李密和王世充这对死对头,在河南斗了这么久,终于决出胜负,
但结果是出乎许多人意料的,
不是一直压在洛阳城进攻的李密赢了,这个不久前还刚击溃了率骁果北上的弑君者宇文化及的枭雄,
最后却还是被他的手下败将王世充击败,而且一败涂地,
宇文化及童山战败,逃到魏州,喊着宁可不为一日天子乎,登基称帝建国号许,而李密兵败后,却没想着重整兵马卷土重来,反而就直接跑关中投降李唐了。
远远的,
一支人马过来,
李逸也就站在路边想瞧瞧这位隋末有名的枭雄,
很快,在一群唐军士兵的护卫下,李密过来了。
丘神俨还帮他指认,“那个穿白袍的就是李密了,”
李逸惊讶的是李密看起来很年轻,可能四十不到。
“李密多大年纪?”
“应当是三十六岁吧,”
“啊,才三十六?”
“嗯,八柱国之后,曾经也是一门鼎盛,他曾祖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北周迁拜太师、赵国公。”
李密的祖父是北周太保、邢国公,父亲是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
他跟李渊差不多都是很年少的时候,就袭父爵了。不过李渊是八岁袭唐国公爵,而他在开皇中袭的是蒲山郡公爵。
但是李密年纪轻轻就收养门客,礼遇贤才,救济亲朋,又好读书,拜师大儒名下,还留下过牛角挂书这样的故事。
大业初,任东宫千牛备身,杨广觉得这个额锐角方的黑小子,当侍卫也不规矩,总是东张西望,就让他别干了。
李密也从此辞官专心读书,直到三十岁时,干了票大的,杨玄感起兵造杨广的反,特意把好友李密接来做军师。
李密献上中下三策,可惜最后杨玄感还是很快败亡,李密也从此东躲西藏,据说他跑到淮阳郡隐姓埋名,在那当了个教书先生,还被一个大户看中,娶了他家女儿,
但后来因写诗感怀,被人发觉异常举报,只好流落江湖。恰那时各地反隋风起云涌,李密后来上了瓦岗,
人家翟让对他很好,结果这家伙后来却干掉了翟让,可以说,虽然他抢夺了瓦岗的基业,但当他火并翟让的那刻起,也为他如今的败亡埋下了因果。
论出身,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