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滹沱河畔,鼓城,紫云观,广亮道人和他的徒弟玄成、玄济,”
李逸脑中突然闪过一些相关信息。
“你是玄成师兄?”
“哈哈哈,你小子,还真以为你是富贵了就忘了师兄呢。不过我也早还俗了,如今恢复俗家姓名魏征。”
魏征主动的在他旁边盘腿坐下,
吸溜下鼻子,
“好香的酒,”
他直接抄起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迫不及待的就品尝起来,对于那精美的酒瓶,却并没太在意。
李逸没想到魏征居然还是他的故人。
这事说来话长,
六年前,滈河上游发泥石流,发了大灾,百姓背井离乡逃难,无极观李老道带上了十岁的无逸也开始云游四方。
他们从关中到河东,再翻越太行到了河北。
赵郡鼓城滹沱河有处河口,被称为紫河口,据说这里有座汉京观,曾埋葬着十万黄巾军的尸骸。
后来开皇年间从定州来了个道士广亮,四处募捐,收敛白骨,在旧京观遗址上建了个道观,紫云观。
广亮道人后来在这招收徒弟,
家在附近的魏征,父亲也曾为官,但他属于父亲的老来得子,年少时父亲就病故,魏征喜欢读书,却不会经营,结果很快日子过不下去,
那时朝廷课役繁重,魏征为了逃避赋役,干脆就跑到紫云观做了道士,道号玄成。
六年前,李老道带着李逸从河东云游到此,在紫云观停留了一顿时间。
李老道和广亮道人相处的挺好,而少年无逸则也跟玄成相处不错,玄成还教李逸读书,两人以师兄弟相称。
半年后,李老道带着无逸继续云游天下,就此别过。
不料六年后再重逢,
玄成道士,成了李密的行军记室,而无逸道童,居然成了大唐的浅水县开国伯、检校宫苑副使。
“好酒,”
魏征捋须,“今日在春明门大街上,就看到你,当时就觉得有些眼熟,但没认出来。”
李逸看着魏征,记得无逸认识他时,他已经三十三岁了,结果现在转眼六年过去了。
“师兄既还俗,可娶妻生子?”
魏征端着酒杯,“这天下动乱,哪又顾的上娶妻。”
哦,原来还是个老光棍。
三十九岁了,真正的大龄剩男了。
“当初你们走后没多久,我也就离开了紫云观,武阳郡丞元宝藏聘我为典书记,后来元宝藏归附瓦岗,我又被李密征为记室,这几年东奔西走,可惜一事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