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放猪油,多放葱,多放点盐,
大家一人盛了一大碗就随便圪蹴在阳光下吃,
真是闻着香喷喷,吃着暖胃又爽滑。
一百多号人蹲满了无极堡的前院场,好不热闹。
李逸也端了个大碗,跟大家圪蹴在一起,开起了老碗会,边吃边聊边晒太阳,格外接地气。
从大家的冬衣上,也能看的出各家的贫富差距来,
如罗三、刘黑子、罗二等给李逸做管事的,绵羊皮裘,外面还缝了层粗布,里面也还有件夹袄,填的是丝絮。
而那几户免课户家的妇人孩子,有穿狐裘的鹿裘的,料子更好,也更干净整洁。
而其它村民,有些虽也穿了羊皮裘,但是山羊皮的,裘也是要短一截,多数还比较旧,有些还穿的是狗皮,兔皮的。
当然,有连山羊皮、狗皮都还穿不起的,只能是两层麻布里填充绵絮或是麻絮,甚至填鸭毛、芦苇的,
还有些妇人穿的是纸裘。
这是用楮树皮为原料,蒸煮、调制、压实后制成衣服,这种纸裘很厚实,还挺耐穿,穿旧穿破后也能继续缝补后再穿,虽然楮皮纸裘不如皮裘保暖,但许多穷人也只能如此了。
吃着面,
还有村人喊自己的儿、女过来,让当面给背诗赋的,或是让口算数的。
好不热闹。
村里的孩子经过半年上学,让李逸觉得这些孩童有了些不一样,或许这就是开眼了吧。
饭后,
李逸开始琢磨着砌火炕,罗三罗五他们也都是以前常帮人打窑砌房的好手,李逸说出想法,指出火炕的大致原理,比比划划,他们也基本上听明白了。
“能做,阿郎指点我们,应当能成。”罗三笑着道,自从娶了第三任妻子进门,现在的罗三也是整天乐呵呵的。
他帮李逸收柿子,也赚了不少,一季柿子收下来,也买了百多亩地,又买了两头牛,三孔窑洞又增挖了两孔,还在前面围了院子,新搭了几间草房。
如今乱世,地便宜的很,大多数人都不敢买地,罗三他们都相信李逸,大胆的跟着买田置地。
辛苦了几十年的罗三,终于成了小地主,家里三个孩子都在读书,新妻子又怀上了一个,家里还有足够一年的存粮,还有些余钱,小日子别提多幸福,反正罗三是非常满足现在生活的。
下午,
罗三还喊来了大富大贵一起打下手,边修边研究,李逸在旁充当顾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火炕倒也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原理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