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潭,但杨说这样做能大大增加治愈率,细想,可能是缝好的肠道还有可能会漏,鸡血涂后可能会凝固,能加固吻合端?
肠子出来了,但没断,拿清水清洗再塞回去就行。
做了肠道手术,得喝二十天稀饭,没症状了才能吃食糜,百天后才能正常吃饭。
连护理指南都有,李逸对那位巢公肃然起敬。
“浅水侯此前献给秦王治疫灵药,仅服用几次就治愈,可是让我等医者都是既震惊又佩服,浅水侯你后来献给朝廷的几个治疟药方,我们研究过后,也发现比原有的各种方子,要强不少,”这位杨药监对李逸却也是很佩服,
还虚心向他请教着。
一边清创缝合一边聊天,
李逸才知道这位看着好像十七八的杨监,其实今年已经三十岁了。
他一身道袍,是因为他十一岁时出家为道,在大业年间,因医术很有名气,被杨广征入朝中在尚药局任六品侍御医。
杨上善也是在尚药局认识的巢元方,跟着学习了不少东西。
如今杨上善到东宫做药藏郎,还是六品,可却是东宫药藏局做镇的名师。别看年纪小,但江湖地位高,医术也高。
李建成让他今天来换药,替代昨天那个白胡子侍医,不是怠慢了,而是更加客气拉拢了。
平时杨上善是不亲自出手看病的,但他一出手,便能起沉疴笃疾,
他如今已经在编医书了,在写《黄帝内经太素》,他在内经方面的研究,有独特见解,尤其是曾得到巢元方等人的指点。
嗯,这位道士,还对道德经进行注解,
一位医术高明的道士,本来他已隐居终南,还跟药王孙思邈结为忘年交,一心著书,太子李建成再三征召,他这才出山。
李逸对杨上善肃然起敬,
两人都曾是道士出身的官员,又都年轻,倒是挺聊的来,杨上善很谦逊,向李逸请教不少医术上的问题,
李逸献过治疟疾的不少好方子,还刚献过治便秘的六个方子,御医们研究后可都说好。
李逸不懂医,可毕竟后世人,见多识广,现代医学那可是集古今大成就者,有些常识性的东西,在如今随口一说,那都是了不得的大发现。
杨上善听的如痴如醉,越发对李逸佩服万分。
“都是家师那学来的一点皮毛。”
“可惜无极真人意外,真是医家和道家的一个巨大损失啊。”杨上善万分遗憾。
“原以为巢大家缝合修复肠道、金针拨障,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没想到这世上原来还有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